Archive for 29 1 月, 2016

舌癌—甘草瀉心湯


  李女士,病歷編號80835X號,出生日期:1972年10月,婚姻狀況:已婚,住址:印尼泗水,職業:商人。2015年10月5日到診。病癥病者已育一女一男,分別17歲、11歲。美國某大學商科畢業,現於印尼泗水經營五金生意。經期正常,起居飲食正常,睡眠正常,三個月前發生右側舌頭潰瘍不愈,經新加坡癌症中心醫生診斷她患上第三期舌癌,已經擴散到喉部肌肉深層組織,右側頸部淋巴。經親戚介紹而來求診。當時臨床症狀:口痛流涎,右側臉腫,舌體腫大,舌面潰瘍處流膿,臉色蒼白,舌紅、苔薄白帶黃,脈細緩。家族病史:她父親10年前患右側舌癌,經治療後現在健康。治則證屬厥陰經病,陰證半表半里,氣血不足,寒熱錯雜, 瘀結成舌癌,治以袪瘀化結,強體抗癌,方藥選用〝甘草瀉心湯〞加吉林長白山人參、霍山金釵石斛、浙貝母、生牡蠣、桔梗、白英、守宮,結合針灸治療。

處方(中藥治療):(藥材)(藥材、飲片)炙甘草錢 黃芩二錢 川黃連片半錢 吉林長白山人參二錢 薑半夏二錢 乾薑錢半 哈密紅棗一粒 霍山金釵石斛二錢 浙貝母錢半 生牡蠣一兩 桔梗二錢 白英五錢 守宮半錢,每天飲服一劑,連服四十天。 (針灸治療):(穴位)百會、四神聰、上星、印堂、迎香、地倉、頰車、聽宮、曲池、尺澤、外關、合穀、關元、氣海、上脘、血海、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每天針刺一次,共針四十次。

療效跟進治療四十天後,病情改善,病人接受浸會醫院口腔外科醫生作舌癌切除手術,術後同時作電療、化療治理,手術當天起停服中藥、針炙十天,手術後用鼻喉飲食中藥,並繼續每天針灸一次,處方:(中藥治療):(藥材、飲片)方選用太陰經溫里袪飲類〝麥門冬湯〞加吉林長白山野生人參、霍山金釵石斛,麥門冬三錢 姜半夏二錢 吉林長白山野生人參一錢 霍山金釵石斛二錢 炙甘草錢半 哈密紅棗一粒 粳米一兩 浙貝母錢半 生牡蠣一兩 桔梗二錢 白英五錢 守宮半錢,每天鼻飼飲服一劑,連服三十天,(針灸治療):(穴位)百會、四神聰、上星、印堂、迎香、地倉、頰車、聽宮、曲池、尺澤、外關、合穀、關元、氣海、上脘、血海、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每天針刺一次,共針三十次。治療後身體壯健,精神奕奕,帶中藥材(飲片)回印尼繼續飲服治療,六十天後回香港復診。

醫話李小姐手術前用〝甘草瀉心湯〞,應其厥陰經半表半里證,有效改善症狀;手術後以〝麥門冬湯〞加人參、石斛,結合針灸,促進健康,功效顯著。

醫囑注意休息,均衡飲食,戒辣戒酒,適量運動,回港復診。

(醫案中病人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住址均非真實)

文字整理於2016年 2月
資料提供:趙醫師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多見於40歲左右。生長在子宮體的肌瘤較子宮頸者為多。子宮頸肌瘤雖較少見(不到1/10),但所引起的症狀及併發症(最常見的是出血、感染和壞死)卻比子宮體肌瘤多。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有月經過多和下腹部有腫塊,常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約0.5%子宮肌瘤可惡性病變為子宮肉瘤。

  根據肌瘤生長的部位可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和粘膜下肌瘤三種。 一) 肌壁間肌瘤最為多見,約占各種肌瘤的3/5以上。肌瘤位於肌層之間,子宮體積和子宮腔均因肌瘤而增大。二)漿膜下肌瘤當肌瘤向子宮表面凸出時,其外表只粘著一層漿膜,故稱漿膜下肌瘤,可呈結節狀或形成有蒂肌瘤。如只有漿膜下肌瘤,子宮體及子宮腔均不增大。三)粘膜下肌瘤當肌瘤向子宮內膜方向生長,突向子宮腔內時,稱為粘膜下肌瘤。有時可形成明顯的蒂而伸向子宮頸口,甚至突出陰道內或外陰。這種粘膜下肌瘤最容易出現流血和繼發感染壞死。但三種肌瘤往往可以同時并存,甚至有多達數個以至數十個,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

  臨床表現: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不一,主要與生長部位,大小及有無繼發性病變有關。常見有以下幾種表現:1) 月經過多:往往是病人求診最多的原因。粘膜下肌瘤最易致成月經過多或不規則出血,肌壁間者次之。特點是月經期延長,月經量多,但周期并不縮短,出血時間長者,多有貧血。單純漿膜下肌瘤一般不造成月經過多。2) 下腹部腫塊:肌瘤較大或為多發性肌瘤時,常在下腹正中摸到腫塊。較小的肌瘤或粘膜下肌瘤則須在超音波檢查時才能發現。3) 疼痛:多在經期前或經期間發生。個別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致劇烈腹痛。4) 陰道分泌液或白帶過多:見於有蒂粘膜下肌瘤。尤其是合併感染壞死時,陰道常排出大量惡臭液體。5)壓迫症狀:大型肌瘤或生長在頸部者,可能壓迫膀胱產生膀胱刺激症狀;甚至壓迫輸尿管,產生腎盂擴張及高血壓。6)不孕:子宮肌瘤患者多不易受孕。

  治療:辨證施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基本理論,細心地了解、分析、判斷子宮肌瘤的病因、病理所在,分析子宮肌瘤的邪正盛衰,寒、熱、虛、實情況,以明確主次治療方案。針灸治療按《內經》學理論,患子宮肌瘤與沖任二脈關系比較密切。中藥治療取《傷寒論》的臨證要義:先辨六經、後辨方證,有時證、用是方。治則以宣通氣血,疏解氣機、行氣解鬱。方藥取用經方〝四逆散〞加仙鶴草、地榆、茜草根、守宮、五靈脂、浮小麥、哈蜜紅棗,結合針灸治療。療效顯著。藥物如下:北柴胡二錢、白芍四錢、枳實四錢、炙甘草錢半、仙鶴草五錢、地榆四錢、茜草根二錢、守宮半錢、五靈脂三錢、浮小麥一兩、哈蜜紅棗一牧。每天飲服一劑,連飲三十天,針灸每隔三天針一次,連針十次。療效顯著。

趙醫師
20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