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胡希恕的六經辨證

經方的六經辨證,產生漢前的古代,漢代張仲景論廣撰成《傷寒雜病論》,書中有了六經辨證提綱,又經後人整理使方證同條,使其條理化便於臨床應用。但由於歷史諸多原因,對其辨證理論實質認識有分歧,其方證的運用受到影響,以至於不少人遠離經方。胡希恕老師繼承了王祥徵先生以八綱研究六經的學朮思想,特別注重六經方證的研究,如以方類證,以證類方等,對研究仲景學說做出了突出貢獻,對後世學習經方和運用經方產生深遠影響。

胡希恕先生的突出貢獻是從《傷寒雜病論》的主要內容分析,闡明了《傷寒》的六經是不同於《內經》的六經,是獨特的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六經的實質,即八綱辨證加入了半表半里概念形成了獨特的辨證理論體系,也即三個病位而分陰陽,具體概念即:太陽病即表陽證;少陰病即表陰證;陽明病即里陽證;太陰病即里陰證;少陽病即半表半里陽證;厥陰病即半表半里陰證。

胡老師的研究成果,經他的弟子馮世綸教授等整理刊出後,在中外中醫界引起重大反響,認為其觀點客觀反應了《傷寒》六經實質,臨床可以學以致用……,但是,胡希恕老師對經方的研究并沒有完結,從其遺留的筆記看,仍有繼續探討,尤其是有關半表半里的方證,有待進一步明碓。我們繼承其衣缽,進一步探討六經的實質及方證歸類,從而真正做到,應用經方由辨六經到辨方證得心應手。

資料提供:趙醫師
整理於2014年11月20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