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兒科醫案

寶寶咳咳點樣算?

  小兒臟腑嬌嫩,易病易癒。季節更替、交叉感染,偶發咳嗽在所難免。有些聰明的家長會自行川貝、百合等清潤平喘之品為小孩止咳,可是功效往往不穩定,時而立杆見影,時而強差人意,為什麼呢?

  中醫的辨證原則,首要是分清寒熱虛實。看清了,就自然可以效如桴鼓了。
  
  下面給大家一些小貼士:川貝、百合都是止咳良藥,但它們的藥性都是微寒,只對於燥熱咳嗽有療效。假如寶寶是寒咳,就有可能會愈治愈咳了。但不用怕,若寶寶是寒咳,則可用生薑、陳皮等辛溫散寒,就可收良效。

  寶寶才不夠一歲,可否服用中藥?

  當然可以,小至半歲的寶寶都已經可以服用中藥治病。所以不必猶豫,寶寶若有不適,快找你信賴的醫師咨詢一下吧。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10月

苓桂朮甘湯、敏感煎-治小兒濕疹合併發育不良

  今天從早到午,有點枯燥。恰好這時門外傳來稚趣的童聲,是我的小小老朋友來了。轉眼就十年過去,從前那個未滿周歲已全身濕疹、哭鬧不停的男嬰,如今已聰明活潑,小傢伙雖然身材瘦小,卻鬼馬精靈,小小的軀幹扛住顯得有點大的腦袋,臉龐被一副粗邊黑框的大眼鏡和一雙咕嚕咕嚕轉的黑眸子占據了大半,配上一身跆拳道服裝,十足十卡通片裡跳出來的人物。與這位“久經磨難”的老朋友緣起於十年前。那天上午,有位焦急的母親掛了當天最早的號,一手抱着哭鬧的嬰孩,一手提着孩子的“出行包”,氣喘吁吁地來到診所,嬰孩手、腳、面頰部長滿濕疹、掀開衣物遮蔽的地方,還有髮間頭皮,都無一倖免。小兒10個月大,體重輕於同齡孩子,看過西醫,接受類固醇治療,濕疹仍反覆發作,母親覺得治標不治本也不是辦法,於是尋醫問藥,欲求良方。

  濕疹,西醫的觀點認為是免疫功能失調,免疫系統敵視自身皮膚組織,發起攻擊使之受破壞,皮膚組織從內潰瘍至表皮,造成皮損、痕癢、滲液。當時靠類固醇緩解症狀,由於容易形成對藥物的依賴,不得不逐漸加大類固醇用量,導致副作用顯現,持續或反覆使用類固醇的患者會更加纏綿難癒。

  最新研究發現,濕疹與人體的菌種平衡有關,在濕疹患者的體內,可以找到少量的耐藥性細菌,既然藥物奈它不何,醫學界正尋找新方法,去破壞那些耐藥性細菌的細胞結構。

  這個研究方向和中醫的觀點頗有契合之處。中醫處理濕疹,也是千方百計處理肌腠之邪,務求達邪外出。

  初診,患兒濕疹很嚴重,全身多處皮膚破潰流滋,新舊皮痂錯雜,皮膚摸上去灼熱乾燥,小兒喜飲水,不思乳食。大便偏溏,小便黃,舌紅。辨為邪熱郁表,裡虛津傷。初予“敏感煎”五劑,每日一劑。不效。

  次診,患兒仍哭鬧不安,皮膚抓撓紅腫,類固醇藥膏也未能減量。細思,小兒臟腑柔弱,營衛未充,病於肌表,皮膚烘熱,仍屬太陽經肌腠之邪。又便溏,胃口差,中州不健,飲邪內生,屬太陰經裡證,此因患兒稟賦不足,脾虛運化無力,以致津少熱伏,化而為陽明熱證,見小便短少,渴欲飲水。欲解二陽合病兼夾太陰裡證,非經方莫屬。《金匱》“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微者短氣”,是胃有微飲的證侯。選“苓桂朮甘湯”加防風、生地、銀柴胡,通陽滌飲,從小

  便排出微飲,解肌腠之邪。這條主方所治之證,實為中陽不足,不可一味清熱,當以溫藥和之。方中再取防風、生地、銀柴胡,生津液,解標實,止痕癢。處方五劑,安撫母親的憂慮之後,囑儘量減少類固醇用量。

  三診,患兒哭鬧明顯減少,其母親告知,服藥兩天后體表的灼熱減褪,流滋開始收乾。診查見結痂增多,皮損減少。近日食量增加,睡眠轉好。從脈證未見他經傳變。按上方再進五劑。

  如是者,守方治療六個星期,整體向癒。濕疹移向四肢末端,大部分都已結痂癒合。停用類固醇。

  在濕疹基本治愈時,接續處理患兒的生長發育問題,因其稟賦不足,脾虛氣弱,以“苓桂朮甘湯”合“理中湯”溫中健脾,調治一段時間,飲食睡眠大為好轉。

  隨後,偶有外感食傷之症,時不時來診,小傢伙眼見一天天長大了。

 

資料提供:趙醫師

日期:2019年9月15日

 

《老中醫治疑難重症病案》節錄:

『兒童股骨頭壞死』

2003 年中秋節後不久,有一位母親抱着她6 歲大的男孩,吃力地來到診所。男孩左腿無力支撐身體,行走不便。問過病情,看了X 光片,得知男孩是患左側股骨頭壞死,已經導致左側下肢肌肉萎縮,母親說,開始患兒是間歇性跛行,後來連站立都困難。

從X 光片上看,左邊股骨頸位置,骨頭表面骨質好像是環繞成圈斷裂的,只剩骨的中間是相連的。這樣的情況,骨的力學功能改變了,引起髖關節疼痛,不及時治療有可能致殘。

股骨頭壞死,是中醫骨科的疑難病,屬筋骨病。兒童多數患缺血性股骨頭壞死,有時某種紅細胞貧血或紫癜症可引起此病。患兒沒有外傷史,沒有長期使用類固醇。此病的初期至中期階段,可以先行藥物治療,最後骨頭壞死的話才施行手術置換股骨頭。

西醫骨科表明,孩子還小,如果置換股骨頭之後若干年,孩子的骨骼長大了,植入的股骨不適合,還需要再動手術更換。家長很不情願,還是希望藥物治療能奏效。我給予「虎潛丸」加味,服藥一個月,配合針灸,男孩開始自己行走,應該是患處改善了,痛減了,孩子不知不覺就行走起來,但是走起來是跛行。

「虎潛丸」是一首溫陽驅寒、生髓活骨的驗方,源於宋朝朱丹溪。方證相應每每有驗。因此守方不改,繼續以此為主方。方中重用黃柏、知母瀉火清熱;熟地、龜板、白芍滋陰養血;虎骨以鹿角膠代替,強壯筋骨,鎖陽溫陽養筋;陳皮、乾薑溫中理氣,牽制黃柏、知母之苦寒,又使滋補之品補而不膩。加烏梢蛇、當歸、牛膝、祛風養血,引藥下行。

囑堅持服藥,少食生冷。歷時一年半,患兒骨質重新修復,除稍現長短足之外,可與正常兒童並肩行走,背書包上學,玩遊戲。

知識儲備

病因:不明。

典型症狀:髖關節疼痛,患側下肢

無力,肌肉萎縮,跛行,甚至站立

困難。影像檢查可見股骨頭壞死。

生活宜忌:平時小心避免摔倒。多

吃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奶類、黃

豆類。

資料來源於:趙醫師

整理於:2019年7月

《老中醫治疑難重症病案》節錄:

『小兒頑固眼瘡病案』

這一例眼瘡,說難也難,說易也易,人家用抗生素和手術無效,我從《傷寒論》六經辨證入手,「有是證,用是方」,難題迎刃而解。有一個兩歲小女孩,數月來雙側眼瞼生出膿瘡,每一隻眼瞼長出3到4 個膿瘡,可以想像幾乎連眨眼都痛,孩子哭鬧不已。經西醫眼科用抗生素治療不效,以手術切開放膿,切完左眼皮切右眼皮,放完了膿又再灌膿,反覆不癒,小女孩這樣治療太受罪了,父母更擔心一個女孩子眼皮割來割去的,將來長大了怎麼見人呢?經親戚介紹,帶孩子來找中醫治療。

既然抗生素和手術都處理不好,那就要另闢蹊徑了。我觀察小女孩,在媽媽懷抱裏不停地扭來扭去,躁動不安。看她的舌象脈象,有裏熱之證。想起經方大師胡希恕談到:「心氣不定」也有用「瀉心湯」的機會。心氣不定就是指心煩心悸,精神不安。「瀉心湯」由大黃、黃連、黃芩三味藥組成,善瀉火,清裏熱,古人認為「心主火」,故稱「瀉心湯」,不僅治療熱結於心下,也治上焦有熱的眼睛腫痛、牙痛、口瘡,查病孩舌脈及大小二便之規律,此屬裏熱上犯,火邪而致目赤生瘡。立遵胡師之訓,治以清瀉裏熱,處「瀉心湯」加味,方劑組成:大黃、黃連、黃芩、黃芪、桔梗、夏枯草、穀精草、生麥芽、粟米芯、水牛角絲。方中「瀉心湯」三味藥之外,黃芪治癰疽含膿不破或潰後久不癒;桔梗排膿;夏枯草、穀精草散瘰癧明目;水牛角絲是犀角的代用品,取其涼血解毒之效。

服3 劑後,患兒疼痛哭鬧之狀大有改善,胃口轉好,舌紅,苔白,仍見飲邪上犯,病證向太陽經轉歸,我心頗喜,皆因證由裏實轉向表證,是為正治,方向對頭。升清降濁,《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太陽經飲邪之證與「苓桂朮甘湯」方證相應,故二診予此方加黃芪、絞股藍、獨腳金、夏枯草、穀精草、生麥芽,5 劑。

獨腳金又名孩兒草,昔日家常藥,治小兒肝火盛每效。絞股藍藥食同源,調節中樞神經。服藥5 劑後,眼瞼紅腫明顯消退,諸症大減。三診以第二診原方加連翹一味,加強消癰作用,連進10 劑。四診時,眼瘡已去十之八九,仍以前方再進10 劑,結果痊癒。兩個月之後,父母帶女孩再來診,眼睛靈動有神,活潑可愛,父母甚喜,唯訴眼瘡癒處皮膚稍硬,欲求十全十美。此時處以「栝蔞桂枝湯」加黃芪、桔梗、生牡蠣,10 劑。「栝蔞桂枝湯」原本所治,為太陽經表虛證又見拘急痙攣,屬痙病中之萎痙。我取其桂枝湯解外,栝蔞根甘寒潤燥,為強壯性滋潤解熱藥,全方解肌舒筋,修復軟組織。這張方的使用,看似「劍走偏鋒」,卻有奇效,10 劑服完遂完滿收功,再無復發。本案中,三條經方猶如連珠三發,每發必中,「瀉心湯」、「苓桂朮甘湯」、「栝蔞桂枝湯」,表面上看,與眼瞼生瘡化膿扯不上甚麼關係。

第一條「瀉心湯」,本來是治吐血、流鼻血,但是只要我們理解到邪熱結於心下,火邪阻塞氣機升降要道,使用本方洩熱,就可以治心煩、治大便乾、眼痛。這是正治之法。不同的病,用同一條方治療,叫「異病同治」。

第二條「苓桂朮甘湯」,治痰飲病的主方,多用於眩暈、冠心病、背部寒冷咳喘,亦治氣短有微飲,只要見到有飲邪上犯,尤其是小兒,用此方利而不峻,使邪從小便而去。所以我用來治小兒眼瘡,治之得法,亦獲良效。這也是「異病同治」。

第三條「栝蔞桂枝湯」,多用於治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缺鈣等症。我用來解肌舒筋,修復軟組織,也是「異病同治」的道理。這個病案是以純中藥完全治癒的事實,說明中醫經方的科學性。

香港中醫多數是私人執業,實質是以商業行為推動中醫的進步。這麼多中醫,市場為甚麼選擇了你而不是別人?這是數十年如一日,伏案夜讀,對業務精益求精,才會獲得市場的選擇。大家不要只看到有的醫生大把賺錢的厲害,卻不知道他們往往是用了別人賺10 元的精力去賺取1 元。我看到商業正在規範人的道德和技能,只有上乘的醫療技術,才可以持續發展

知識儲備

病因:熱邪(免疫功能失調)。

典型症狀:眼瞼生出多個膿瘡,手術放膿亦不得痊癒。

生活宜忌:少吃煎炸食物,可以飲菊花茶。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6月

小兒頑固眼瘡

  治療這一例眼瘡,說難也難,說易也易,人家用抗生素和手術無效,我從《傷寒論》六經辨證入手,“有是證用是方”,難題迎刃而解。

  有一個兩歲小女孩,數月來雙側眼瞼生出膿瘡,每一隻眼瞼長出三到四個膿瘡,可以想像幾乎連眨眼都痛,孩子哭鬧不已。經西醫眼科用抗生素治療不效,以手術切開放膿,切完左眼皮切右眼皮,放完了膿又再灌膿,反覆不愈,小女孩這樣治療太受罪了,父母更擔心一個女孩子眼皮割來割去的,將來長大了怎麼見人呢?經親戚介紹,帶孩子來找中醫治療。

  既然抗生素和手術都處理不好,那就要另闢蹊徑了。我觀察小女孩,在媽媽懷抱裡不停地扭來扭去,躁動不安。看她的舌像脈像,有裡熱之證。想起經方大師胡希恕談到:「心氣不定」也有用「瀉心湯」的機會。心氣不定就是指心煩心悸,精神不安。「瀉心湯」由大黃、黃連、黃芩三味藥組成,善瀉火,清裏熱,古人認為“心主火”,故稱「瀉心湯」,不僅治療熱結於心下,也治上焦有熱的眼睛腫痛、牙痛、口瘡,查病孩舌脈及大小二便之規律,此屬裏熱上犯,火邪熾盛而致目赤生瘡。立遵胡師之訓,治以清瀉裏熱,處「瀉心湯」加味,方劑組成:大黃、黃連、黃芩、黃芪、桔梗、夏枯草、穀精草、生麥芽、粟米芯、水牛角絲。方中“瀉心湯”三味藥之外,黃芪治癰疽含膿不破或潰後久不癒,桔梗排膿,夏枯草、穀精草散瘰癧明目,水牛角絲是犀角的代用品,取其涼血解毒之效。服三劑後,患兒疼痛哭鬧之狀大有改善,胃口轉好,舌紅,苔白,仍見飲邪上犯,病證向太陽經轉歸,我心頗喜,皆因證由裏實轉向表證,是為正治,方向對頭。升清降濁,《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太陽經飲邪之證與“苓桂術甘”方證相應,故二診予此方加黃芪、絞股藍、獨腳金、夏枯草、穀精草、生麥芽,五劑。獨腳金又名孩兒草,昔日家常藥,治小兒肝火盛每效。絞股藍藥食同源,調節中樞神經。服藥五劑後,眼瞼紅腫明顯消褪,諸症大減。三診以第二診原方加連翹一味,加強消癰作用,連進10劑。四診時,眼瘡已去十之八九,仍以前方再進10劑,結果痊癒。

  兩個月之後,父母帶女孩再來診,眼睛靈動有神,活潑可愛,父母甚喜,唯訴眼瘡癒處皮膚稍硬,欲求十全十美。此時處以“栝蔞桂枝湯”加黃芪、桔梗、生牡蠣,10劑。“栝蔞桂枝湯”原本所治,為太陽經表虛證又見拘急痙攣,屬痙病中之萎痙。我取其桂枝湯解外,栝蔞根甘寒潤燥,為強壯性滋潤解熱藥,全方解肌舒筋,修復軟組織。這張方的使用,看似“劍走偏鋒”,卻有奇效,10劑服完遂完滿收工,再無復發。

  本案中,三條經方犹如連珠三發,每發必中,瀉心湯、苓桂朮甘湯、栝蔞桂枝湯、表面上看,與眼瞼生瘡化膿扯不上甚麼關係。

第一條“瀉心湯”,本來是治吐血、流鼻血,但是只要我們理解到邪熱結於心下,火邪阻塞氣機升降要道,使用本方泄熱,就可以治心煩、治大便乾、眼痛。這是正治之法。不同的病,用同一條方治療,叫“異病同治”。

第二條“苓桂術甘湯”,治痰飲病的主方,多用於眩暈、冠心病、背部寒冷咳喘,亦治氣短有微飲,只要見到有飲邪上犯,尤其是小兒,用此方利而不峻,使邪從小便而去。所以我用來治小兒眼瘡,治之得法,亦獲良效。這也是“異病同治”。

第三條“栝蔞桂枝湯”,多用於治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缺鈣等症。我用來解肌舒筋,修復軟組織,也是“異病同治”的道理。

  這個病案是以純中藥完全治癒的事實,說明中醫經方的科學性。

  香港中醫多數是私人執業,實質是以商業行為推動中醫的進步。這麼多中醫,市場為什麼選擇了你而不是別人?這是數十年如一日,伏案夜讀,對業務精益求精,才會獲得市場的選擇。大家不要只看到有的醫生大把賺錢的厲害,卻不知道他們往往是用了別人賺10元錢的精力去賺取1元錢。我看到商業正在規範人的道德和技能,只有上乘的醫療技術,才可能持續發展。

 

資料提供:趙醫師
整理於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