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有哪些創新成果?

  中國傳統智慧的代表符號之一,是中醫藥。近代中醫藥有哪些創新成果呢?為您數一數。

一. 青蒿素
小小一棵青蒿草,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和她的團隊研發,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稱之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藥物」,因此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使得非洲地區約150萬人免於瘧疾死亡。須知,青蒿歷來是一味中藥。到2018年,又發現青蒿素對紅斑狼瘡疾病有明顯療效。

二. 砒霜
它的藥名叫「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王振義教授和陳竺教授團隊共同研究成功將全反式維甲酸與砷劑結合,治療某類型的急性白血病,使得患者五年無病生存率達到90%以上。

三. 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種中藥材。它的提取物「雙環醇」,用於治療肝炎,在國際上取得了自主知識產權保護,並且已在歐美國家申請了專利。

四. 麻黃
由中藥材麻黃研發出來的麻黃鹼,是一種哮喘良藥。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已經被世界各國廣播泛使用。

五. 黃連
中藥黃連是一味清熱解毒功能良藥。它的提取物黃連素,治療「三高」,療效良好,而且安全性好。已經在國際上引起高度關注,很可能會成為明日之星。

六. 芹菜籽
天然植物芹菜,除了食用價值,還有藥用價值,芹菜的籽,從前在民間有治癲癇的傳說。研究人員從芹菜籽中分離出芹菜甲素,後來合成了藥物「丁苯酞」,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還可用於延緩腦血管疾病導致的痴呆。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20年1月

要不要戒口?

  常常有病人問我:「醫師,我有什麼不能吃?要不要戒口?」「做了手術是不是不能吃海參、豉油?人家說對傷口不好。」「孩子咳嗽是不是要戒吃水果?」

  戒口(或叫忌口)這個問題,有時候答案顛覆你的想象。比如說,腫瘤病患者,飲食禁忌多的復發率反而高於飲食禁忌少或無禁忌的患者。蕁痲疹(風疹)患者,戒口效果不大。做了手術只要不被感染,不戒醬油也不見得傷口有異常。

  海參、牛肉、魚、各類海鮮,被患者家屬問得最多,很關注這些是不是「發物」?會不會引起傷口感染、炎症加重等等。「發物」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普濟方》,清代更加為人關注,常常和飲食忌口聯繫在一起。所謂「發物」,種類繁多,食物間的相互作用非常複雜。古今中醫不乏高妙之人,但是都對所謂「發物」沒有清晰的定義。有些人認為「發物」之所以引發症狀是因爲它可以使人體過敏,醫學上叫做「致敏源」。有些人說「發物」就是凡能引起口乾、目赤、牙齦腫脹、大便秘結等的薺菜、韮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發熱可能,俗稱「發物」。被提到最多的海參、牛肉、魚蝦等含有豐富的異構蛋白質,往往有些人的體質容易對它們產生過敏,所以現代中醫界對「發物」的看法也漸漸接近於「致敏源」。如果一個人做手術前對某種食物不過敏,吃了之後身體沒有不舒服,手術後也可以吃。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對手術後康復是很有幫助的。尤其腫瘤病人,飲食禁忌太多反而沒必要甚至有害,高營養才是重要原則。肛腸手術、口腔手術、胃手術後該吃甚麼要遵從醫囑,糖尿病和痛風要遵醫囑戒口,其他人手術前能吃什麼,手術後也一樣能吃。偏於寒涼的水果,如梨、蕉等,多吃傷脾胃,體弱的小童宜適量吃。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19年12月

眩暈醫案

一、岳美中醫案
補虛袪風法治療眩暈症
麻某,女性,48歲,於1974年3月19日來診。
  主訴:患眩暈症4年余。閉經已4年,汗出,經常暈倒僕地,惡心,有時嘔吐,血糖75mg/dl。診斷為低血糖症,久治未愈。
  切脈,沈取粗大,觀舌,質淡,舌上有薄白苔,血壓100/70mmHg,軀體肥胖,不任勞累。
  眩暈,頭目昏眩而昏厥之謂,其原因多種,屬於虛者十之八九。《內經》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仲景則以痰飲為先,河間、丹溪謂「無火不暈,無痰不眩」,多因脾胃氣虛,痰聚中焦而上泛,火借風力而飛揚。
  痰火乃其現象,氣虛是其本質。細詢患者,起初因勞倦過度兼汗出不止而得,舌淡是脾陽虛,而舌本苔白、脈大是運化失權,納入之水谷不化精微,而釀成痰濕,瀰漫中焦,遭肝風夾持,時時泛濫上衝,故眩暈僕倒,
  持久難愈。治取健脾滌痰為主,輔以補虛瀉火祛風。李東垣半夏白術天麻湯主之。處方:姜制半夏45克,炒白術30克,麥芽45克,炒神曲30克,米泔浸蒼術、黨參、蜜炙黃芪、陳皮、茯苓、澤瀉、天麻各15克,乾姜9克,酒黃柏6克。共為粗末,分成30包,宗東垣法小量久服,避免脾胃久虛,不能多納,緩緩治之,以便由量變達到質變。每服9克,煎兩次,合在一處,分兩次,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溫服之。
  本方以補脾胃為主,取半夏和胃以化中焦之濕痰,痰多阻滯,則以神曲、麥芽消之;痰系水濕,則以二術、茯苓、澤瀉利之;究其痰濕之來,因脾胃虛弱,以致中焦停痰蓄飲上衝而頭目眩暈,則以參、芪之大力補氣,合術、苓以健脾,乾姜溫脾,橘皮行氣,黃柏清火,天麻祛風。培本治標並進,適用於脾胃虛弱、慢性頭暈、手足倦怠。
  7月27日復診:服上方3料,共90包,頭暈汗出基本痊癒。月經來一次,量少。不久前因勞累,又復汗出惡風,心慌心跳,為疏保元生脈湯。處方:生黃芪15克,黨參12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麥門冬12克,五味子6克。囑煎服數劑,止汗而補氣以善後。
又,張某,男,56歲,於1974年5月7日來診。
  主訴:1960年開始頭暈目眩,曾在1963、1964年因施治得愈,後因工作勞累復發。發時經常晨起出現,走路時則眩暈欲僕地,必抱持身邊人或物得免,瞬時即平復,耳鳴,乘車不敢面向後,行走身搖晃,不敢自行過馬路,時時有頭重腳輕之感;汗多,稍一體力活動或精神緊張則出汗,多數是出冷汗;鼻多清涕,晨起噴嚏尤多,有時帶血。血壓偏低,一般為90~100/60~70mmHg,總膽固醇300~360mg/dl,長期低熱,體溫37.3℃~37.6℃,並有腰、腿部關節炎,增生性脊柱炎,肺氣腫,眼底視網膜動脈反光增強。
  綜合各種病情及脈舌現象,是氣血兩虛,脾胃陽氣不足,自身缺乏控制能力,所以出現種種不足病變。以治內耳眩暈症驗方投之。處方:酸棗仁15克,懷山藥15克,桂圓肉15克,當歸15克,五味子9克。
  5月22日二診:服前藥6劑,16日曾大暈一次,但無倒轉感,症較前輕,脈舌同前,為處李東垣半夏白術天麻湯,為粗末,每日服12克。
  6月5日三診:服上方又暈一次,但較輕,血壓同前。仍服前方,因脈微氣虛,加重參、芪量。
  6月25日四診:頭暈大減,脈雖小而見有力,一周以來精神覺旺,前方加太子參繼服。
  8月1日五診:服藥月余,只輕度眩暈一次,能走路,食量增加,精神好,宿疾都見輕減,眩暈基本痊癒,但脈仍小弱,用東人參易太子參,再制一料服之。

《岳美中全集•上篇》

二、李玉海醫案
眩晕
  閻某,女,38歲,1985年11月2日初診,患者罹患眩暈年余,多方求治罔效,症見頭暈目眩,不能抬頭,嘔惡厭食,惡風畏寒,頭項強痛,背部酸楚,舌淡苔白,脈弦緊,此次臥床已達10余天。治擬疏通經氣,升舉清陽,方用葛根湯。處方:
  葛根30克,麻黃6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生薑6克,大棗12枚,甘草6克。
  迭進4帖,病苦若失,隨訪至今,眩暈未再復發。
按語:
  風寒之邪干於太陽,太陽經氣不疏,清陽阻遏,不能上承清竅,故而引發眩暈。頭項強痛,背部酸楚,惡風畏寒,脈弦緊等,皆葛根湯之征,故原方投之,藥到病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三、姜春華醫案
眩暈(耳源性眩暈)
  魏某,女,55歲,1973年10月22日初診。患耳源性眩暈病已7年,發作時視物轉動,如坐凌空,素患支氣管炎,咳嗽痰多白沫,大便溏薄,苔白膩,脈滑大。証屬痰飲上泛,宜溫化痰飲,用苓桂朮甘湯加味:
  茯苓15克,桂枝9克,白朮9克,甘草6克,五味子9克。
  連進14劑而愈,隨訪兩年未發。
按語:
  姜春華教授擅於用苓桂朮甘湯治療眩暈証之屬於痰飲上泛者,如屬耳源性眩暈,姜老常加五味子,並重用至9克。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四、趙醫師醫案
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苓桂朮甘湯
俗稱「耳水不平衡」
吳先生,病例編號:809XXX號,出生日期:1985年X月,職業:結構工程師,婚姻狀況:已婚,到診日期:2019年3月5日。
西醫診斷: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症)。
中醫辨證:二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U.T.I.),發熱(BT38.5℃),咳嗽,膿痰,鼻塞,流涕,頭痛。經西醫治療,十天後上呼吸道感染證狀消失,留下眩暈證狀,昨天早上起床後,突發劇烈眩暈,天旋地轉,頻頻作嘔,急召救護車送急診室治療。出院後眩暈頻頻發作,親人介紹前來求診。首診:舌紅,苔薄白,脈細緩,血壓:120/85mmHg,心率:85/分,血含氧量SpO2:98%。證屬太陽、太陰合病,營衛失調,外邪內飲,治以調和營衛,解表化飲,方藥選用 〝苓桂朮甘湯〞加熟附子,野天麻,姜半夏,生石決明,生牡蠣飲服,結合針灸治療。
處方用藥:茯苓四錢、桂枝五錢、白術五錢、炙甘草錢半、熟附子二錢、野天麻一錢、姜半夏二錢、生石決明一兩、生牡蠣一兩,每天服一劑,連服六天,每三天復診一次,守方加減用藥,治療三十天。
針灸治療:取用十二經絡、任脈、督脈、奇經八脈,多經多穴治療,對本病有效,採用捻轉、提插手法進行補瀉,每三天針一次,共針十次。
醫囑:均衡飲食,多食蔬果,戒食辛辣,適量運動。
醫話:本醫案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證屬太陽、太陰合病,營衛失調,外邪內飲,治以調和營衛,解表化飲,方藥選用 〝苓桂朮甘湯〞加熟附子,野天麻,姜半夏,生石決明,生牡蠣飲服,結合針灸,加強療效。〝苓桂朮甘湯〞來源於《傷寒論》,本方是桂枝甘草湯加茯苓、白朮而成,功治外寒內飲證,故本方加熟附子,野天麻,姜半夏,生石決明,生牡蠣,治療本醫案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所造成嚴重眩暈證,有良好療效。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19年12月

五、趙醫師醫案
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真武湯
俗稱「耳水不平衡」
卓先生,病歷編號809XXX號,出生日期:1987年X月,職業:律師。婚姻狀況:已婚,2019年 4月1日到診。
西醫診斷: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症)。
中醫辨證:患者間歇性反覆發作眩暈多年,發作時天旋地轉,嘔吐,需注射西藥緩解,畏寒怕冷,四肢冰凍,精神疲倦,日常食欲差,睡眠差,二便正常,舌淡紅、苔白,脈細弱,證屬太陰、少陰合病,陽虛內飲,水飲上犯,治以溫陽利水,驅寒化飲,方藥選用〝真武湯〞加澤瀉、粟米芯、生龍骨、生牡蠣飲服,結合針灸治療。
處方用藥:熟附子三錢、乾薑二錢、白朮一兩、白芍三錢、茯苓四錢、澤瀉五錢、粟米芯一兩、生龍骨一兩、生牡蠣一兩,每天服一劑,連服六天,每三天復診一次,守方加減用藥,治療三十天。
針灸治療:取用十二經絡、任脈、督脈、奇經八脈,多經多穴治療,對本病有效,採用捻轉、提插手法進行補瀉,每三天針一次,共針十次。
療效跟進:治療後病癒。
醫囑:均衡飲食,多食蔬果,戒食辛辣,適量運動。
醫話:本醫案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證屬太陰、少陰合病,陽虛內飲,水飲上犯,治以溫陽利水,驅寒化飲,方藥選用〝真武湯〞加澤瀉、粟米芯、生龍骨、生牡蠣飲服,結合針灸,加強療效。〝真武湯〞來源於《傷寒論》,本方是附子湯去人參加生薑而成,功用溫陽利水,驅寒化飲,故本方加澤瀉、粟米芯、生龍骨、生牡蠣,治療本醫案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嚴重眩暈證,有良好療效。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19年12月

六、趙醫師醫案
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五苓散
俗稱「耳水不平衡」
陳女士,病歷編號809XXX號,出生日期:1959年X月,職業:會計師。婚姻狀況:已婚,2019年5月7日到診。
西醫診斷: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症)。
中醫辨證:患者患眩暈證十年餘,發作時天旋地轉,嘔吐,精神疲倦,食欲佳,畏寒,睡眠差,二便正常,舌淡紅、苔白,脈細緊,證屬太陽,太陰合病,營衛失調,內飲上犯,治以調和營衛,逐飲利水,方藥選用〝五苓散〞合〝甘麥大棗湯〞飲服,結合針灸治療。
處方用藥:豬苓二錢、澤瀉五錢、桂枝五錢、茯苓四、白朮五錢、浮小麥一兩、炙甘草錢半、哈密紅棗一粒,每天飲服一劑,連服六天,每三天復診一次,守方加減用藥,治療三十天。
針灸治療:取用十二經絡、任脈、督脈、奇經八脈,多經多穴治療,對本病有效,採用捻轉、提插手法進行補瀉,每三天針一次,共針十次。
療效跟進:治療後病癒。
醫囑:均衡飲食,多食蔬果,戒食辛辣,適量運動。
醫話:本醫案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證屬太陽,太陰合病,營衛失調,水飲上犯,治以調和營衛,逐飲利水,方藥選用〝五苓散〞合〝甘麥大棗湯〞飲服,結合針灸,加強療效。〝五苓散〞與〝甘麥大棗湯〞來源於《金匱要略》,二方合用,調和營衛、逐飲利水,治療本醫案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有良好療效。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19年12月

減肥醫案分享

說時遲那時快,數十年不遇的經濟困境,突然間不由分說就來了,香港正面臨嚴峻的考驗。作為個人,有人說要調理好身體,以最Fit的狀態迎接挑戰,無疑這是一個選項。減肥不單為了美,也是為了健康。在這方面,中醫有很正面的角色,所使用的方法,溫和適度,去其有餘,補其不足,毋傷體質。以下列舉少量醫案以供分享。

一、趙醫師醫案

防己黃蓍湯

馮女士,病歷編號809XXX號,出生日期:1985年X月,住職業:會計師,婚姻狀況:已婚,2019年1月19日到診。
西醫診斷:肥胖。
中醫辨證:患者體形肥胖,體重180磅、下肢浮腫,汗出惡風,飲食一般,二便正常,舌淡紅、苔白,脈細緩,證屬太陽經、太陰經合病,營衛失調,表虛裡飲,治以調和營衛,固表利水,方藥選用〝防己黃芪湯〞加桂枝、澤瀉、荷葉飲服,結合針灸治療。
處方用藥:防己三錢、甘肅芪五錢、炒白朮一兩、乾薑錢半、哈密紅棗一粒、炙甘草錢半、桂枝五錢、澤瀉五錢、荷葉五錢,每天服一劑,服六天,每三天復診一次,守方加減用藥,治療三十天。
針灸治療:取用十二經絡、督脈、任脈、奇經八脈,多經多穴治療,對本病有效,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以作補瀉。每三天針刺一次,連針十次。
療效跟進:治療後體重下降,餘下自行運動調理。
醫囑:均衡飲食,多吃蔬果,高纖維食物,多做運動。
醫話:本醫案肥胖,證屬太陽經、太陰經合病,營衛失調,表虛裡飲,治以調和營衛,固表利水,方藥選用〝防己黃芪湯〞加桂枝、澤瀉、荷葉飲服,結合針灸,加強療效。〝防己黃芪湯〞來源於《金匱要略》,方中乾薑溫中發汗,消脂減肥;黃芪、炙甘草、哈蜜紅棗補中益氣固表;白朮、防己,通便消脂,利水減肥。本方桂枝、澤瀉、荷葉,治療本醫案肥胖,有良好療效。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來源:編輯室
整理於2019年12月

二、趙醫師醫案

竹皮大丸方

車女士,病歷編號809XXX號,出生日期:1983年X月,職業:文員,婚姻狀況:已婚,2018年12月6日到診。
西醫診斷:肥胖。
中醫辨證:體重170磅,又逢產後感冒,嘔逆,心煩,口渴欲飲,每天下午發燒,體溫37.5℃至38℃,出汗,大便正常,體形肥胖,下肢浮腫,食欲尚可,舌淡紅、苔白,脈浮緊,證屬太陽經、陽明經合病,產後津傷,血虛裡熱,治以養血清熱,生津利水,方藥選用〝竹皮大丸方〞加粟米芯飲服,結合針灸治療。
處方用藥:桂枝五錢、炙甘草錢半、竹茹五錢、生石膏一兩、白薇四錢、哈蜜紅棗一粒、粟米芯一兩,每天服一劑,服六天,每三天復診一次,守方加減用藥,治療三十天。
針灸治療:取用十二經絡、督脈、任脈、奇經八脈,多經多穴治療,對本病有效,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以作補瀉。每三天針刺一次,連針十次。  
療效跟進:治療後諸證消失,體重減輕。
醫囑:均衡飲食,多吃蔬果、高纖維飲食,多做運動。
醫話:本醫案肥胖,證屬太陽經,陽明經合病,產後津傷,血虛裡熱,治以養血清熱,生津利水,方藥選用〝竹皮大丸方〞加粟米芯飲服,結合針灸,加強療效。〝竹皮大丸方〞來源於《金匱要略》,本方以桂枝甘草湯加哈蜜紅棗解太陽之表,降沖下氣而減肥;又用竹茹,伍以生石膏、白薇清陽明裡熱以解煩亂,故為解表清裡,袪濕減肥良方,本方加粟米芯,治療本醫案肥胖,有良她療效。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19年12月

三、祁醫師醫案

  當今社會節奏快,加班OT家常便飯,很多人三餐不定時,朱小姐是一位港漂人士,從事金融相關行業,衣著入時的她三餐都靠吃外賣,沒有辦法呀,廚藝未嫻熟,又不夠時間入廚。最近香港社會運動,回到家凌晨也是常事。工作的壓力加之週末限度的外出讓她這半年暴肥12磅,套裝大一碼,更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故苦惱求醫。由於本人同她經歷相仿,更加多傾聽一些她的「變胖經歷」她從2013年來到香港生活工作已經6年了,飲食習慣和生活節奏已大致適應,不會出現飲食差異導致的短時間暴肥。我問她;「最近食量有突然增加嗎?」她答道;「並沒有,相反食慾一般。但夜晚很想吃零食,覺得吃薯片很解壓。」我說;「那能量更高啦。」她苦笑道;「沒有辦法,吃飯時間不固定,過了晚餐的時間反而不想吃東西,簡單吃點快餐,胃更加不舒服。不吃就很難入睡。」我問;「睡眠如何?」「最近社會動盪,情緒受衝激能好嗎?我也無奈地答道;」是啊,最近太多人失眠。」她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少吃高熱量食物,多運動,但無法控制,我怕再胖起來會影響我的專業形象和自我認可。起初覺得頭身沈重,看網上說是濕熱,吃了一段時間紅豆薏米水,但好像並沒有改善,所以我想求助專業的中醫幫我調理一下,減輕體重。」我看了看她的舌象,舌紅,舌尖有芒刺,舌後部舌苔濁膩。脈象左寸脈沈細,右寸關脈上越。舌脈相合,提示陽氣郁於下,上升不足,肺胃之氣不降。心陽不足。「有怕冷嗎」我問。「有,早晚尤其手腳冰冷,從小如此。」她答道。平素怕冷,以四肢明顯,提示陽氣受抑鬱不能輸布,這是四逆散證的典型表現。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實,炙甘草四味藥組成。肺胃氣逆,痰濁不降,故咽喉中有痰,並非濕熱,實為陽郁。這就是為何喝紅豆薏米水收效甚微,肺胃不降,夜晚陽氣難以下潛,陽不入陰,故而入睡困難。睡醒後仍困倦頭暈是由於清氣上升不足導致的。肝主疏發清氣而且肝氣能助心陽宣發。故重用柴胡,川芎能升清氣,養心陰故與之相配。
處方如下:
柴胡二錢,枳實三錢,白芍三錢,炙甘草二錢,川芎三錢,葛根五錢,丹參二錢,黃芪三錢,夜交藤五錢。
  我對她說:「先看看能否改善夜晚暴食的習慣,中藥主要是調理你的身體,讓你入睡容易,精神狀態提升。減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症狀要逐個改善,有序進展就可快速瘦身。食物儘量定量攝取,不要因為錯過吃飯時間就不吃,少吃。早餐以蛋白質為主,如奶類,豆漿,水煮蛋;午餐一定要足量,澱粉方面的選擇為米飯一碗,蛋白質可以是牛肉,魚肉,雞肉,至少兩種蔬菜,儘量不同顏色,可以補充不同的維生素;晚餐身體代謝比較慢,但聚餐又少不了,要注意進食的順序,以蛋白質和蔬菜為先,如果不夠才配澱粉類,可以優先選擇全麥麵包或者蕎麥麵。最好不要晚餐後吃水果,可以早餐或下午吃,避免糖分過高的水果,選擇如奇異果,蘋果,番茄等富含膳食纖維較佳。希望通過我們共同配合達到減肥的最大效果。」
  7天以後患者睡眠得到了一些改善,復診時,精神狀態好過初診。沒有那麼憂心重重,人也輕鬆一些。她說配合了一些運動,她可以很快入睡,身體不那麼怕冷了,感覺人不那麼睏乏。
復診舌尖芒刺消失,舌尖略紅,左寸脈有力,繼續選用四逆散為主方配合一些健脾藥物,希望可以幫到她成功瘦身。
半個月後,患者說四肢冷的症狀,基本緩解。最近瘦了三磅半,儘管不是很快,但腸胃好很多,希望配合運動加針灸,提升減肥的療效。
  女為悅己者容,為事業而打造強健體魄也好,變瘦變美大概是女人一生的追求,能用自己所學幫助她們找到自信,亦吾所願也!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提供:祁醫師
整理於2019年12月

以前,每逢柿子成熟的時候,家鄉的小孩子喜歡聚攏在街頭巷尾大大小小的柿子攤旁,拍着手掌唱童謠:「紅燈籠,鐵冚蓋,誰人見到誰人愛,豬乸見到都岌岌腮。」好生歡樂。

童謠中的「鐵冚蓋」,你們知道叫甚麼嗎?它叫柿萼,或者柿蒂。經過干燥後的柿萼,是一味中藥材,名叫柿蒂,味苦,性平,用於治療呃逆。中醫方書《濟生方》中就有一條「丁香柿蒂湯」,是治呃逆的藥方。

昨天有位世侄對我說,連續兩日來不停打呃,坐立不安。除了熟睡之外,整日呃逆不停。世侄年近五旬,兩年前曾經一次輕微中風,此後血壓稍高,除了打呃,餘無他苦,舌脈如常。遂處方予: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白芍、延胡索、法半夏、乾薑、浮小麥、炙甘草、紅棗、桂枝、石決明。囑他每日一劑,水煎服,連服七劑。

今天上午他告訴我:「昨晚喝完中藥半個鐘後症狀明顯緩解,早上起床後到現在基本完全好了。我剛才又喝了一次中藥,非常好。」

中藥神奇吧?

WechatIMG242

資料來源:編輯室

2019年12月

有趣的心臟(科普小知識)

  朋友陪父親看醫生,醫生說老人家心臟有問題,着他去檢查。在檢查過程中,與其他病友聊起來,聽到好多心臟病的專有名詞:心房纖維性震顫、心瓣膜關閉不全、心室缺損、法樂氏四聯症、心肌梗塞⋯愈聽愈心驚,又摸不着頭腦。

  幸好朋友是學土木結構工程的,又有地盤工作經驗,我們把心臟結構的醫療術語,試着換成一套通俗的語言,幫助他了解。

  心臟好比一幢複式小洋樓,由兩戶人家合建而成,分左右兩戶而居。左邊那一戶叫「左心」,右邊那一戶叫「右心」。樓上的房間叫「房」,樓下的就叫「室」,於是就有了心房和心室。我們的房屋主要由牆、門、電線、水管構成,心臟呢,也有這四種結構。唯一不同的是,人住的房子有窗,心臟沒有窗這種東西。房屋壞了,不外乎牆、門、電、水,心臟病也是這樣哦。

  心臟的牆壁叫做「心肌」,它是二層皮夾着一層肉,不是鋼筋水泥,這心肌牆若有病,常見的是先天性的「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好比建房屋時,左房和右房之間的間隔還沒有砌好就交貨,留下個缺口。這是先天性的,打從娘胎裡帶來的。

  心臟的門,醫生叫它做「瓣膜」,我們做工程的粗人就不講究唯美了,直接叫它「門」,「二尖瓣膜」叫「兩扇門」,「三尖瓣膜」叫「三扇門」,門卡住只能推開一條狹窄的縫隙,叫做「瓣膜狹窄」,門關不嚴,總是漏罅,叫做「瓣膜閉合不全」。家裡的門壞了,換上新門,在心臟科叫做「瓣膜置換術」,如果修補一下可以繼續使用,醫生叫「瓣膜修補術」。心臟這種「門」,沒有人類細胞做成的人造門,只有豬心做的或全金屬原料,這兩種都遠比不上人類天生的好。所以能夠修補就不要急着「置換」啊。

  心臟的三條冠狀動脈,就像水管鋪設在牆壁上面,裡面流動的是血,供心肌使用。如果它梗塞不通,心肌這幅牆可能會因缺血而壞死,這就叫「冠心病」。治療方法,一種是用鋼絲好像通渠一樣疏通冠狀動脈,放個鋼絲網在裡面撐起那條動脈,不讓它血管內壁收窄,這項工程,叫做「支架置入術」,俗稱「通波仔」;另外一種方法是廢棄舊管道(動脈血管),重新搭一條新管道,叫「搭橋術」。

  心臟也有電線。鋪設在心臟牆壁裡的輸電線路,叫做「心臟傳導系統」。電路放電一次,心臟就跳動一次,沒有放電,就沒有心跳。如果電路出了問題,心跳節律就會發生異常,就是醫生說的「心律失常」。電路發神經似的放電不停,「電」得心房壁不住地顫抖,叫「房顫」,提早放電那種叫「早搏」,電流中斷叫做「傳導阻滯」。人類對心臟電路原理所知有限,目前還在探索中。治療心律失常也許要期待電生理科學家的發明。

  檢查心臟,就好像我們檢查牆壁、門、電路和水管。冠狀動脈CT或造影,可以知道冠脈這條管子有沒有堵,或者在哪個部位堵了。心電圖,就是檢測電路的通電情況。心臟超聲波可以查看牆壁(心肌)有沒有缺口,瓣膜這些門是否正常打開,或閉鎖得嚴實。

  心臟的構造,你可以清楚一點了嗎?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11月

古方、今方,同氣連枝,一脈相承

  藥方雖有古、今之分,亦有同氣連枝之義。《傷寒論》為方書之祖,是源,而時方乃是方之流也。有源才能有流,有流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把經方、時方有機而又恰如其分地形成「古今接軌」,既開創傷寒學科向前發展的新方向,也是方劑的一大進步。

  古今接軌論:
  張仲景方,我們叫經方(古方),經方以後之方,我們叫時方(今方)。經方藥少而精,療效驚人,有鬼斧神工之力,起死回生之妙,而且方義雋永,藥味精當,耐人尋味,不可思議。

  傷寒學問貴在其方
  中國之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繼仲景方之後,如雨後春筍,又產生了數以萬計的“時方”,使方劑學大興。方有古今之異,格調不盡相同,但它們都具有血緣的內在關係。《傷寒論》為方書之祖,比做母親是方之源,而時方如同子孫,乃是方之流也。有流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時方中亦不乏有上乘之品,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藥》,《本事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與經方並駕齊驅。

  方雖有古今之分,亦有同氣連枝之異,應當兼收並蓄,使古今相互補充,相互借鑒,因證制宜,把古今之方,變成一個既有淳樸的古意,又有靈活的新態,且能切中病情,一針見血地達成“古今接軌”創舉。切不要厚古而薄今,更不要倡新而非古。

  “古今接軌”這一變革,必須經臨床醫師之手,用實事求是的態度,把時方與經方進行巧妙的結合,用古方補時方之纖弱,用時方補古方之不全。

  現代中醫師臨床就有經方與時方合用的實例,例如:

梔子豉與三仁湯合方
甘露消毒丹與麻杏薏甘湯合方
大黃黃連瀉心湯與平胃散合方
芍藥甘草湯與羚羊鉤藤湯合方
小柴胡湯與越鞠丸合方

  古方時方同氣連枝,一脈相承,讓我們努力探索。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11月

口腔潰瘍(狐惑病)

一、趙醫師醫案
  2015年冬,患者60歲,女,職業:自僱人士,自訴近期口腔潰瘍反覆發作。脈細弦,舌尖紅,微有齒痕,苔薄白,大便微溏,當時口腔內有兩處潰瘍。辨為半表半裡陰證,處以甘草瀉心湯,連服三劑而癒。再訴以下肢靜脈二處輕微腫脹疼痛,求方。仍處以甘草瀉心湯,三劑,隔日服一劑。以後以苓桂朮甘湯調理,三劑。服藥後痛止。兩個月後視患處,腫脹已消九成。此所謂異病同治也。
資料來源:編輯室
二、胡希恕醫案
甘草瀉心湯治典型狐惑病
  這個病,初得也是狀如傷寒、默默不欲飲食、惡心等,類似小柴胡湯證,這個方子也類似小柴胡湯,可是它沒有柴胡,因為沒有那麼大的熱。我遇到過一個女病人,證候跟論中所述一點兒不錯(《金匱要略》第三篇第10條),她一開始得這個病的時候像患重感冒。那還是我在前門外住的時候,我就給她吃甘草瀉湯,她吃完就好了。後來我在臨床遇到的口腔潰瘍,用這個方子也好使。這個病有時候偏於有熱,口咽較乾,可以加石膏;有時候煩得厲害,可以加生地黃。我用這種方法治這種病,還沒遇見過治不好的。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

三、胡希恕醫案
甘草瀉心湯合苦參湯治癒白塞氏病
  「到這裡,我把狐惑病講完了。我們從頭想一想,狐惑病是很容易辨明的,也就是中醫叫關口的地方,即孔竅之處,上面有口腔、咽喉、眼睛,下面有前後陰,這些孔竅的黏膜發炎了。這就是白塞氏綜合徵(即白塞氏病),這是西醫的說法。據我們古人的說法,狐惑病頗似白塞氏綜合徵,雖然不是這種叫法,但是白塞氏綜合徵把它概括進裡頭了。就算不是白塞氏綜合徵,真正的口腔潰瘍,前後陰的潰瘍,用這種法子,也很適合,這些我都試驗過。」
  編者按:胡希恕先生曾以甘草瀉心湯內服,合苦參湯外用治愈白塞氏綜合徵,這在《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胡希恕》《胡希恕病位類方解》中皆有相同記載。下面一例是胡希恕先生自己記錄的,轉錄如下:
  1970年夏,余方從河南歸來,呂院長訴,有一解放軍同志(女)曾幾次來院,說數年前曾患白塞氏綜合徵,經余治癒,近日於意大利病又復發,特回國找余診治。乍聽之下,不禁愕然。不久患者果然前來,但事隔多年,余已不復記憶,經過一番問答,乃知數年前,她曾以口腔潰瘍來門診治療。近在意大利經西醫確診為貝赫切特綜合徵(即白塞氏病),口腔及前陰俱有蝕瘡,與服甘草瀉心湯加石膏,另與苦參湯囑其熏洗下陰,不久均治。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

資料整理:編輯室

整理:2019年11月

腎結石/尿路結石醫案

一、趙醫師醫案
腎結石
  男性,34 歲,建築工人。
  患腎結石多年,曾經多次接受碎石治療,數度復發,因此前來找中醫治療。刻下大便溏瀉,每天2 至3 次,小便量少,鼻塞流涕,痰多咳嗽,惡風,自汗,舌淡紅,苔白,脈細緩。證屬太陽經病,外寒內飲,濕熱阻滯。
  治以辛溫化飲,通淋利水,鬆解結石,導其排出。
  方選「半夏散」合「五苓散」加粟米芯、滑石、車前草。囑飲大量清水。上方服用4 周,小便量變為正常,經檢查腎臟結石消失。原方再服7 劑鞏固療
效。預約1 年覆診,如約而來,告知無再發作。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來源:編輯室

二、趙醫師醫案
腎結石
男性,56 歲,專業人士。
  醫學超音波檢查診斷,患者兩側腎臟都有結石,過往三次腹部手術取出結石,經化驗成分為草酸石,發作時腹部劇痛難忍,不希望再次被腎絞痛折磨,前來就診。
  患者有20 年吸煙及飲酒習慣,目前胃口正常,大便溏瀉,每日2 至3次,小便頻數,舌淡紅,苔白,脈細弦,證屬太陰經病,寒瘀內結,蓄積腎臟,治以溫裏消積,散結排石。方選「八正散」加乳香、藏紅花、路路通。
  囑日常多飲清水,以助排石。經一個多月治療後,超音波檢查,腎石清除。
(維護私隱權,已將病人的真實個人資料隱去。)
資料來源:編輯室

三、岳美中醫案
尿路結石
  施某,男性,53歲,印尼華僑。
  1962年4月16日初診:兩個月前開始右側腰痛,尿血,經某醫院X線攝片檢查發現,右側輸尿管相當於第3腰椎之下緣處,有約0.8cmX0.5cm之結石陰影。同年3月,又進行泌尿系統靜脈造影,結石下移至骨盆腔,估計距離輸尿管口約5cm,因來求診。疏以豬苓湯治之。
  處方:豬苓9克,茯苓9克,澤瀉12克,滑石18克,阿膠9克。水煎服。
  5月2日二診:前方服14劑,小便血止,尿轉短赤,仍腰痛。一周前腹部平片檢查,結石位置未動,因改服下方:
  金錢草60克,滑石15克,石韋12克,冬葵子9克,海金沙12克,車前子12克,澤瀉12克,茯苓9克,水煎服。
  上方服近20劑,結石排出,諸症消失而痊癒。
《岳美中全集.上篇》

四、岳美中醫案
尿路結石
  阿某,男性,40歲,印尼人。
  1962年4月初診:腰痛,尿常規檢查經常有多數紅白細胞,經泌尿系統靜脈造影及腹部平片等多次檢查證實,右側輸尿管第二、第三狹窄部之間有結石1塊,據此處方:金錢草60克,木通9克,車前子12克,麥9克,滑石15克,冬葵子9克,茯苓12克,海金沙9克,甘草梢9克,石韋9克。水煎服。
  上方服10余劑,結石排出,諸症霍然,X線攝片檢查,結石陰影消失。自此後,未再有不適感。
《岳美中全集.上篇》

五、岳美中醫案
尿路結石
  余某,男性,50歲,干部
  1962年6月初診:曾因腰痛人住某醫院,該院攝片檢查,左側輸尿管有約0.3cm×0.4cm之結石陰影數個,疏方:石韋9克,木通6克,車前子12克,瞿麥9克,滑石12克,茯苓12克,甘草梢9克,冬葵子9克,金錢草30克,澤瀉12克。水煎服。
  服藥至28劑,小便時排出結石5塊,大者如黃豆,小者如梗米。後檢查,結石陰影消失,諸症亦未再現。
【按】對於泌尿系統結石屬於下焦濕熱者,常用石韋散、八正散、豬苓湯等方劑,雖均主清利,但其用法各不相同。如濕熱蘊蓄膀胱不甚,出現小便短赤、尿道灼熱者,以石韋散為宜;若濕熱較甚,不僅小便短赤或不通,大便亦秘者,當用八正散兼瀉二陰;若濕熱踞於下焦,灼傷陰絡,尿血者,苦寒清利之品非所宜,若勉為其用,必更損陰液,此時應以豬苓湯治之。豬苓、茯苓甘平,澤瀉、滑石甘寒,清利濕熱而不傷陰;阿膠養血止血,而不礙清利。因此,例2、例3濕熱不盛,均以石韋散加減取效而例1始用豬苓湯,迨血止陰復後,再用石韋散加減收功。方劑必須辨證選用,恰如其分,方能奏效。
《岳美中全集.上篇》

六、岳美中醫案
尿路結石
  1962年初,我們中西醫緊密結合,對患者某男性,61歲,尿路結石,做了比較長期的診治,取得較好效果。
  患者“石淋”頻發,1958年曾排出過結石,1961年又排出小結石9塊。同年10月腎造影檢查,左腎功能消失,疑仍有結石存在,不顯影。主張摘除左腎,患者不同意,要求中醫治療。
  1962年1月26日中醫診察:脈左寸弱,關大,尺重按不足,右寸力小,尺浮大,重按空豁,舌苔白膩。自訴:左下腹常有時隱時現的輕度不適感,晚喜敞戶而睡,腰以下不欲覆衣被,飲食嗜辛辣,體格雖豐碩,但因年來事務日繁,並多內寵,常賴藥物維持精力。
  根據脈象、舌苔及患者生活習慣,證系高年命火偏亢,耗損真陰,並蘊有濕熱,致使下焦熬煉結石,腎功能消失。先宜清熱化濕,以掃除積滯。處方:金錢草60克,海金沙15克,六一散(包煎)18克,冬葵子15克。
  2月8日二診:服藥後小便暢多,左下腹不適見輕,舌苔白膩見化,兩脈較前為數,右尺仍大於左,感覺疲倦。前方加入補腎之品。處方:金錢草120克,冬葵子15克,六一散(包煎)24克,杜仲9克,川牛膝9克。
  2月15日三診:疲倦稍好,小便暢多,左下腹仍有隱約不適感,舌苔薄白,左脈較前有力,右脈亦趨緩和,原方加入滋陰之味以平亢陽,並杜絕長期分利藥物之弊。處方:金錢120克,六一散(包煎)24克,冬葵子15克,杜仲9克,川牛膝9克,車前子12克,大生地12克,麥門冬12克。
  2月24日四診:左下腹不適一度轉為疼痛,左下腰部有痛感,旋即消失,小便暢多,3天前左脈轉大帶弦。刻診:左下腹又轉為不適,左脈弦象已不明顯,舌苔根部略膩,舌前半部有薄黃苔,精神情緒均好。意目前脈象及下腹疼痛,可能是結石下移之徵兆。前方加味並增重其量,再進。處方:金錢草150克,海金沙30克,滑石30克,川牛膝9克,杜仲9克,車前子9克,瞿麥9克,篇蓄9克,大生地15克,南沙參12克,甘草梢3克。
  3月3日五診:服上方3劑後,小便內一度有沙粒呈現,約7-8顆,如蠶矢般大,貯便器內之小便有極細小泥沙樣沈澱。左下腹不適並未因此消失,精神形色俱佳,左尺脈已現有力,舌中根部苔濁尚未全清。前方消息進治。處方:金錢草180克,海金沙45克,滑石30克,川牛膝9克,川杜仲9克,車前子12克,南沙參18克,石韋9克,甘草梢3克。
  3月7日六診:服藥後未見有沙粒出現,小便暢多。因事務繁忙,精神略感疲乏,兩脈未有變化,胃納尚佳。前方略減藥力再進。處方:金錢草180克,海金沙45克,滑石18克,甘草梢3克,杜仲9克,車前子24克,石韋9克,南沙參18克。
  3月10日七診:昨起感冒,稍有鼻塞,咳嗽,站立過久左下腹仍感不適,小便暢多,胃納尚佳,睡眠好,唯兩脈略呈數大。前方去沙參再進。
  3月20日八診:旬日來小便暢多,有時夜尿3-4次,左下腹不適已消失。3日來左手背舊風濕痛又起,手指活動稍受影響,自覺身熱,稍有咳嗽,舌苔薄白,兩脈數。用西藥與針刺調理身熱兼風濕痛,中藥仍宗前方加減治之。處方:金錢草180克,海金沙45克,塊滑石18克,甘草梢3克,川牛膝9克,川杜仲9克大生地15克,洗石韋9克,車前子24克。
  3月22日九診:身熱已退,咳嗽亦減,左手背風濕痛未痊癒,手指活動已能自如,小便暢多,左下腹又復不適,兩脈數象已去,舌苔中部略白膩,夜睡仍須敞戶,下肢不蓋衣被。前方平安,擬向前邁進一步。處方:金錢草210克,海金沙30克,塊滑石12克,甘草梢3克,小木通3克,車前子12克,瞿麥9克,篇蓄9克,石韋9克,川楝子9克,川杜仲9克,王不留行9克,大生地15克,沈香(為末沖服)1.5克(今按:腎功能不全之患者,應禁用木通)。
  3月29日十診:小便暢多,左下腹不適消失,唯會議頻繁,睡眠時間減少,精神略呈倦怠。據述,服上方第3劑後,性功能減弱,恐系久服苦寒,直折盛陽所致。刻兩脈緩和,右尺仍大於左,肝胃兩部脈略旺。前方減去苦寒之味。對陽事痿弱,不敢加入燥熱興奮之品,僅入當歸以振衰起痿,免致助虛陽過亢。處方:金錢草210克,海金沙30克,塊滑石12克,甘草梢3克,杜仲12克,川牛膝12克,石韋9克,車前子12克,篇蓄9克,木香3克,全當歸9克,王不留行9克,大生地15克。
  4月6日十一診:近4日來左下腹有疼痛下墜感,臍左部亦疼痛1次,以服藥後1小時較重,均不劇,可忍受,持續約數分鐘,以後逐漸緩解,小便暢多,精力充沛,性功能已恢復正常,兩脈緩和協調,左尺亦漸有力,舌苔薄白,胃納睡眠均佳。前方再增益其量。處方:金錢草210克,海金沙30克,塊滑石12克,甘草梢3克,川杜仲18克,川牛膝12克,洗石韋9克,車前子12克,篇蓄9克,廣木香4.5克,全當歸12克,王不留行12克,大生地15克。
  4月12日十二診:上方服後頗適,左下腹疼痛仍於藥後約1小時出現,持續數分鐘,有下墜感,尿暢多,精神健旺,眠食均佳。下墜感,尿暢多,可能是結石下移之徵。前方再擴大續進。處方:金錢草210克,海金沙30克,塊滑石12克, 漢防己9克,木香4.5克,歸尾15克,王不留行12克,制軍4.5克,生地15克。
  4月16日十三診:3日前曾因多食油膩,致惡心便瀉,服西藥即愈。刻間尿暢量多,左下腹痛仍於藥後出現,精神佳,舌苔薄白,兩脈緩和,擬分利通達為法。處方:金錢草210克,海金沙30克,塊滑石12克,甘草梢3克,懷牛膝9克,石韋9克,車前子12克,漢防己9克,木香4.5克,歸尾15克,王不留行12克,制軍3克,生蒲黃6克,玄明粉(後下)3克,大生地15克。
  4月25日十四診:小便暢多,左下腹疼痛時間較前延長,服藥1小時後痛感開始,少刻即停,旋即又起,如是反復約3-5次,大便溏薄,精力旺盛,眠食均佳,兩脈緩和,左尺有力,右尺仍浮大,舌苔薄白。處方略予增損。金錢草150克, 海金沙30克,滑石12克,甘草梢3克,懷牛膝9克,杜仲18克,石韋9克,漢防已9克,木香4.5克,歸尾15克,制軍3克,王不留行12克,生蒲黃6克,玄明粉3克,小青皮3克,大生地15克。
  5月1日十五診:3日前因腹瀉未服藥,每日腹瀉3-4次,現在已痊,小便持續暢多,左下腹仍不時有疼痛下墜之感,兩脈緩和,舌苔薄白。不日將做腎造影攝片,以測驗治療之效果如何,暫停用藥。
  總結此次治療,共進行了91天,服藥91劑(方中共用金錢草15000余克),配合針刺治療24次。
  5月4日早9時做腎造影,左腎功能基本恢復,病人非常高興,謂是“社會主義中國中醫學的奇跡”。但結石未見排出,因擬長期用方陸續服之。處方:金錢草60克,川杜仲9克,大生地9克,川當歸9克,塊滑石9克,木香3克。
  上方持續服至9月間,排出如花生米大結石1顆(X線攝片結石未曾顯影)。
《岳美中全集.上篇》

資料整理:編輯室

整理:2019年11月

睪丸炎醫案

一、趙醫師醫案
桂枝茯苓丸 合 睪丸炎方

  李先生,病歷編號:809XXX號,出生日期:1972年X月,職業:商人,婚姻狀況:已婚,2017年11月25日到診。

  西醫診斷:睪丸炎。

  中醫辨證:患者低燒二個月,排尿困難,小腹脹痛,精液帶血,兩側睪丸紅腫,痛脹痛,飲食正常,大便正常,舌紅,苔白,脈細緊,證屬太陽、太陰合病,寒凝氣結,瘀血阻滯,治以溫陽散結,袪瘀活血。方藥選用〝桂枝茯苓丸〞合〝睪丸炎方〞飲服。

  處方用藥:桂枝五錢、茯苓四錢、牡丹皮三錢、赤芍三錢、桃仁四錢、熟附子二錢、荔枝核四錢、橘核四錢、黃皮核四錢、芒果核五錢、王不留行四錢,每天服一劑,守方連服三十天。

  針灸治療:取用十二經絡、督脈、任脈、奇經八脈,多經多穴治療,對本病有效,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以作補瀉。每三天針一次,共針十次。

  療效跟進:治療後病癒。

  醫囑: 均衡飲食,多吃蔬果,戒煙戒酒,適量運動。

  醫話:本醫案慢性睪丸炎,證屬太陽、太陰合病,寒凝氣結,瘀血阻滯,治以溫陽散結,袪瘀活血。方藥選用〝桂枝茯苓丸〞合〝睪丸炎方〞飲服,結合針灸,療效顯著。

(醫案中病人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住址均非真實)

資料來源:編輯室

二、趙醫師醫案
睪丸炎方

  姜先生,病歷編號:809XXX號,出生日期:1982年X月,職業:商人,婚姻狀況:已婚,2018年7月11日到診。

  西醫診斷:睪丸炎。

   中醫辨證:兩年來排尿困難,小腹脹痛,精液帶血,醫生診斷患慢性睪丸炎,睪丸穩穩作痛,飲食正常,小便頻密,大便正常,舌淡紅、苔白,脈細緊,證屬陽虛內寒,瘀結腫脹,治以溫陽散寒,消腫化結,方藥選用〝睪丸炎方〞合〝瓜蔞牡蠣湯〞加蛇莓、仙鶴草飲服,結合針灸治療。

  處方用藥:熟附子二錢、荔枝核四錢、橘核四錢、黃皮核四錢、芒果核五錢、王不留行四錢、瓜蔞根五錢、生牡蠣一兩、蛇莓五錢、仙鶴草五錢,每天服一劑,連服六天,每三天復診一次,守方加減用藥,治療三十天。

  針灸治療:取用十二經絡、督脈、任脈、奇經八脈,多經多穴治療,對本病有效,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以作補瀉。每三天針刺一次,連針十次。

  療效跟進:治療後病癒。

  醫囑:均衡飲食,多吃蔬果,戒煙戒酒,適量運動。

  醫話:本醫案睪丸炎,證屬陽虛內寒,瘀結腫脹,治以溫陽散寒,消腫散結,方藥選用〝睪丸炎方〞合〝瓜蔞牡蠣湯〞加蛇莓、仙鶴草飲服,結合針灸,加強療效。〝睪丸炎方〞方中熟附子、王不留行助陽散結,袪瘀消腫;荔枝核、橘核、黃皮核、芒果核消積散結,消腫袪瘀,驅寒止痛。〝瓜蔞牡蠣湯〞來源於《金匱要略》,功能消腫散結。二方合用,再加蛇莓、仙鶴草,治療本醫案睪丸炎,有良好療效。

(醫案中病人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住址均非真實)

資料來源:編輯室

三、岳美中醫案
(編輯者按:此為岳美中醫師研究羅芷園《止園醫話》的心得)

羅氏所謂「外疝」病,以睾丸腫痛或牽引少腹劇痛為其臨床特徵。余曾對羅氏外疝方進行研究,修訂藥物和劑量為:木香6克、延胡索9克、烏藥9克、荔枝核(炒,搗碎)12克、橘核(炒)9克、小茴香(炒)9克、桂枝9克、川楝子12克、附子6克、生大黃6克。水煎服,主治睾丸受寒,氣滯作痛,局部腫硬發冷,舌苔白膩,脈象弦緊者。1970年,余曾治一劉姓患者,38歲,左側睾丸經常腫痛,有冷感。連服上方5劑,脈症均見好轉,繼用王肯堂三層茴香丸以收全功。本方主藥為附子、大黃,大寒與大熱藥相配伍,可起激化作用,攻邪之力雄猛,舍此,止痛效力當即遜色。

《岳美中全集》

資料整理:編輯室

整理: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