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果汁飲多了會關節痛?
答:會。如果患有高尿酸痛風症,水果的果糖含量高,會影響尿酸代謝,容易引起關節痛。宜少飲果汁多飲水。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問:果汁飲多了會關節痛?
答:會。如果患有高尿酸痛風症,水果的果糖含量高,會影響尿酸代謝,容易引起關節痛。宜少飲果汁多飲水。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傷寒論》原文第六條第一部份:「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胡希恕講解:這個病形似太陽病,也頭項強痛,脈浮,很像太陽病,但主要的是它渴。這個渴是內熱的一種表現,像陽明病白虎湯證就渴呀,它頭有熱。熱的這種病啊,它不惡寒,⋯⋯這個裡熱刺激相當厲害,尤其對於大腦。⋯⋯這溫病就是這樣,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這溫病不是太陽病的一種證,這是另一種病,叫溫病。⋯⋯既然是溫病,就不能根據太陽病的方法來治了。太陽病的治療方法是發汗,溫病不屬於太陽病就不能發汗了,裡熱是不能發汗的,這個千萬要注意。(摘錄)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傷寒論》第五條原文:「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按:此處的「傳」是指病情向陽明經或少陽經傳變。不是指傳染。)
胡希恕大師講解:上面說的是開始,一日。這個說過了兩天三天的時間。那麼如果這個病傳,一定是有徵兆的,傳哪去呀?它由表往裡傳,或者傳陽明,或者傳少陽,而陽明少陽證一點都不見,肯定它不傳。那麼這兩段我們看的雖然是太陽表證,但你對這個病的輕重緩急、傳與不傳,當大夫的也要心裏有數。怎麼來觀察呢?那麼不外乎在脈證。開始两三天不傳,那它肯定是不會傳。⋯⋯這個病還是不要緊的,就是一般的傷風感冒了。
(按:從這一條要領悟到,為醫者要能夠心中有數)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傷寒論》第四條原文:「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胡師講解:不管是傷寒病,就是感冒也是如此的,一開始得都是太陽病,尤其第一天。如果脈平靜,⋯⋯就是不特別大,不特別快,這都說明病輕,一般輕病都是這個樣子,這樣的病是不會傳的。什麼是傳呢?仲景的書講表裡相傳,開始病在外,它往裡邊傳,傳入半表半裡,(再)傳入裡,大夫應知道病情輕重,雖然開始在太陽病,一看這個脈像比較平靜,這個病不要緊,吃點什麼發汗藥就會好了。吃點感冒沖劑、桑菊飲,甚至喝點薑湯就能好了。假設說「頗欲吐,若躁煩」,「頗欲吐」就是內傳少陽病的情況,這個少陽病,尤其柴胡證是心煩喜嘔。「頗欲吐」⋯⋯「頗」就是很的意思,心裏鬧得慌,要吐。「若躁煩」,這個躁煩,陽明病,這個熱在裡頭,人就發煩躁,煩躁得厲害。⋯⋯煩是個熱象,發煩熱,這是有內傳陽明的一個症候。而且脈又是數急,數就是快,急更快,就是快得厲害,這說明這個病與上面的病差太多了,這個病必傳,來勢挺兇。遇到這種病,大夫必須在這個病的一開始就應該知道它的輕重,傳與不傳。這個要傳即便你就是治的對,也是不會馬上就好的,所以對這個病要重視了。這個病也正在急劇變化之中的,臨床上千萬要注意。(摘錄)
(按:「傳」是指病情表裡相傳,由太陽經向其他經傳變,不是說傳染。)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第三條原文:「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胡希恕講解:這太陽病是表陽證,是遲早要發熱的。不過開始得病的時候,或者已經發熱,或者還未發熱,有的人一有了病就出現頭疼等症狀,看病的時候還沒發熱呢,可他轉頭就要發熱。無論已發熱還是未發熱,必惡寒吶,一定是怕冷的,所以這個惡寒是表證的一個特徵,他一定怕冷,而且不出汗的怕冷特別厲害,在臨床上也是,麻黃湯證的怕冷比桂枝湯證的怕冷要重得多,⋯⋯「體痛,嘔逆」,它由於一點也不出汗,這個人的氣息不得旁達,⋯⋯麻黃湯證它一點汗也不出,氣息一點也不往旁走,它都往上撞,所以它嘔逆。那桂枝湯證身體不是不疼,也疼,但它疼得輕,那血管不是緩了嘛。這個傷寒是無汗,它這個充血固然上面重,身上哪兒充血都比中風重得多,所以身體都疼,不光頭項,這就是有汗無汗的關係,有汗脈緩,無汗脈緊。這個陰陽俱緊就是上下脈全緊。你拿手一按脈,非常的界限分明。這類太陽病就叫傷寒,就是太陽傷寒。(摘錄)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胡希恕是著名的傷寒學家,擅長治療外感熱性疾病,對傷寒論有深刻理解。聆聽胡希恕講解《傷寒論》錄音,真知灼見處處展現,由衷景仰,於此摘錄部分內容,逐次與大家分享,以期見字聞聲,略通其神。
《傷寒論》第二條原文:「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按:浮為太陽病脈,緩為中風證脈。第一條所述的太陽病,更見有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的話,則稱之為太陽病的中風證。本條中風,即現今的傷風感冒中的一種類型,並非口眼歪斜,卒然倒地之腦血管病。)
胡師講解:這個太陽病,就是指第一條的「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樣的太陽病的證。那麼假如它又發熱汗出,這個汗出不是大汗出,得感冒也出現這個,身上潮乎乎的出汗並不太多,而且這個汗啊,覺着有臭味。發熱,不但惡寒而且還惡風,這個惡風比惡寒厲害。「脈緩」,緩脈和緊脈是對脈,這個緊脈就像煙卷一樣,裹得很緊,你要是倒出去一半,這個煙卷就是緩了,你按着也軟了,就不是那麼硬了,這叫緩。為什麼緩呢?就是因為出汗了,汗出來了,水分喪失了一部分,所以這個脈一按就緩了。
這一段它說太陽病裡頭有這麼一種太陽證:發熱,汗出,不但惡寒還脈緩,這類的太陽病就叫做中風,⋯⋯它是因為怕風,所以古人給它起名叫中風,其實它就是個類型的問題。我們前面講的太陽病要出汗達不到出汗,才有太陽病這麼一種情況,這會兒它見汗了,應該好了,但它沒好,這就是出汗的機能的問題了。這個汗達不到驅除疾病質和量的程度,雖然出汗但不能驅除疾病,說明出點汗而邪卻留到裡面去了,它進不到太裡面,就在肌肉這裡面,所以後面我們要講了,桂枝本為解肌⋯⋯ (摘錄)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胡希恕是著名的傷寒學家,擅長治療外感熱性疾病,對傷寒論有深刻理解。聆聽胡希恕講解《傷寒論》錄音,真知灼見處處展現,由衷景仰,於此摘錄部分內容,逐次與大家分享,以期見字聞聲,略通其神。
《傷寒論》第一條原文:「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胡師講述:這一段,後世說是叫提綱。就是太陽病的綱領。⋯⋯太陽病不是一個個別的病,雖然叫太陽病,但它不是單獨對某一個病說的。凡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有這一系列的症候反應,它就叫太陽病。太陽病就是一般的證,無論什麼病,比如我們平常見的感冒啊,流感啊,傷寒啊,瘟疹啊,等等,它們一開始發作都有這種情形,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你就根據治療太陽病的方法治療,那是不會錯的。
「脈浮」說明什麼問題呢?就是血管裡頭充血了,所以它脈浮。就是我們身上外面這些在表的淺在的動脈,有高度充血的這麼一種情況,尤其頭項這個部位充血得更加厲害,所以在上邊特別疼。「而惡寒」,這個惡寒就是體表熱,我們平時的溫度,它與外面的空氣接觸有一定的差距,它習慣了,忽然高起來了,與外面差距驟然加大了,就感覺外面的空氣(寒冷)。這是在出汗前驅的一個症候,太陽病是怎麼樣一個病呢?它是要出汗而達不到出汗,這麼一種病理現象。
中醫有個傳統的看法,這個看法還是對的,中醫說正邪交爭。如果我們有了病,我們的機體對這個疾病是要鬥爭的,它不等着,「正邪交爭」這是在中醫中頂要緊的一句話。機體要通過出汗而解除疾病。這個我們講桂枝湯的時候再講。太陽病是正與邪鬥爭,在哪呢?在表。機體利用發汗的機能,打算把疾病排除於體外。假如要是排出去了,那就好了。假如人身體沒有這種衛外的機能的話,就活不了的,怎麼樣的衛生也不行。這空氣中的病菌有的是,人遇到這種外在或內在的刺激,他都起來鬥爭,所以古人在長久的經驗中說「正邪交爭」,在《內經》中講得很好了,⋯⋯(摘錄)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9月
將軍澳是地處九龍半島東面向海的新開發地區,近年新增加了幾十萬人口,熱鬧起來。俊仔也從新界遷入了將軍澳。原來一起玩的一班小朋友,還有鄰居家的小狗“阿黄”,都見不着面了,俊仔不免覺得有點失落。
可能是靠近海邊和新開發區地氣濕的原因,這裡比較潮濕。俊仔時不時覺得頭皮有點癢,忍不住用手去撓癢。撓得多了,媽媽發現他的手指甲開始變得不好看。其他方面生活一切如常。俊仔勤力讀書做功課,和新同學漸漸熟絡起來。但是過了不久,俊仔的手指甲長得越來越厚,表面粗糙,邊緣翹起,顏色又灰又暗啞,每當伸出十指示人,他自己也覺得尷尬。媽媽發現俊仔的頭皮也長了深紅色的斑塊,兩頰經常出現一陣又一陣紅撲撲,看得人不自在。帶去看醫生,醫生說他生牛皮癬,曾經給予類固醇抗過敏治療,醫治一年多未見效。不明所以的同學,開始交頭接耳,漸漸和他疏遠,各種童軍活動、體藝比賽,也被人冷落在一旁。好不容易和同學搞好了關係,一下子又“玩完”了,俊仔心裏很不是味道。皮膚病雖然不是大病,但是影響生活和社交,也要好好治一治了。
俊仔媽媽聽人說,牛皮癬很難治,不敢大意,四處打聽……
四處打聽之後,帶著孩子來到我的診所。患兒讀小學四年級,型體微胖,精神略顯疲憊,雙頰玫紅色,血管通透性增加。頭皮搔癢,檢查見數處隆起的斑塊,色暗紅,伴有抓撓痕跡,有滲液,零星血痂。手指甲、足趾甲增厚變形,色灰暗。舌淡紅,舌體稍胖大,苔白,脈沉細。
中醫治皮膚病,不是“見皮治皮”,不能讓局部皮膚的損壞搞到一葉障目。我觀其舌脈,似有寒飲在裡,無法排出,致水濕郁表,西醫最新研究謂患者帶少量耐藥菌在身。細問之下,患兒有過敏體質,腸胃容易敏感,大便日行二至三次。凡是過敏體質都是自身的正氣和津液不足,因此體內蘊積了寒濕,無法排出,停留在體表,就表現為紅腫、疹、搔癢。
初診六經辨證為太陽經、太陰經合病,營衛失調,中寒內飲,處方以“桂枝麻黃各半湯”加防風、生地、銀柴胡,和解肌表、祛邪止癢。方劑藥味:桂枝、麻黃、芍藥、杏仁、乾薑、炙甘草、大棗、防風、生地、銀柴胡。用藥七劑,腸敏感改善,頭皮痕癢略減輕。
次診仍用原方,七劑。
三診,未見明顯進展。皮膚病在傷寒論辨證法,人體在表屬太陽經,故取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加味是正確的,但療效未見明顯。改用“苓桂朮甘湯”合“甘麥大棗湯”加味,思路上調和營衛,溫中祛飲,可能更加顯效。方劑藥味為茯苓、桂枝、白朮、炙甘草、浮小麥、大棗、銀柴胡、生地、羚羊角骨,用藥七劑。
四診,上方“苓桂朮甘”合“甘麥大棗”見有顯效,守方七劑。五診、六診守方再進,加水牛角絲。患兒父母見病情好轉,甚喜,趁放假帶孩子出去玩。患者年幼未知忌口,飲食不慎再度反復。
七診,以第六方加北芪,服藥七劑,再加外洗方一首:地膚子、蛇床子、千里光、芙蓉草、白癬皮、桂枝、滑石、寒水石。囑用清水五公升煎成二公升,兑清水成適當溫度,外洗。連續七日。
其後按上方再進十四劑,內服外洗。結果頭皮斑塊退去,瘙癢消失,手腳指甲平滑如常人。牛皮癬雖然是頑疾,但以小兒純陽之軀,只要辨治得法,徐導緩引,輕施以藥,亦能奏效。
資料提供:趙醫師
日期:2019年9月15日
今天從早到午,有點枯燥。恰好這時門外傳來稚趣的童聲,是我的小小老朋友來了。轉眼就十年過去,從前那個未滿周歲已全身濕疹、哭鬧不停的男嬰,如今已聰明活潑,小傢伙雖然身材瘦小,卻鬼馬精靈,小小的軀幹扛住顯得有點大的腦袋,臉龐被一副粗邊黑框的大眼鏡和一雙咕嚕咕嚕轉的黑眸子占據了大半,配上一身跆拳道服裝,十足十卡通片裡跳出來的人物。與這位“久經磨難”的老朋友緣起於十年前。那天上午,有位焦急的母親掛了當天最早的號,一手抱着哭鬧的嬰孩,一手提着孩子的“出行包”,氣喘吁吁地來到診所,嬰孩手、腳、面頰部長滿濕疹、掀開衣物遮蔽的地方,還有髮間頭皮,都無一倖免。小兒10個月大,體重輕於同齡孩子,看過西醫,接受類固醇治療,濕疹仍反覆發作,母親覺得治標不治本也不是辦法,於是尋醫問藥,欲求良方。
濕疹,西醫的觀點認為是免疫功能失調,免疫系統敵視自身皮膚組織,發起攻擊使之受破壞,皮膚組織從內潰瘍至表皮,造成皮損、痕癢、滲液。當時靠類固醇緩解症狀,由於容易形成對藥物的依賴,不得不逐漸加大類固醇用量,導致副作用顯現,持續或反覆使用類固醇的患者會更加纏綿難癒。
最新研究發現,濕疹與人體的菌種平衡有關,在濕疹患者的體內,可以找到少量的耐藥性細菌,既然藥物奈它不何,醫學界正尋找新方法,去破壞那些耐藥性細菌的細胞結構。
這個研究方向和中醫的觀點頗有契合之處。中醫處理濕疹,也是千方百計處理肌腠之邪,務求達邪外出。
初診,患兒濕疹很嚴重,全身多處皮膚破潰流滋,新舊皮痂錯雜,皮膚摸上去灼熱乾燥,小兒喜飲水,不思乳食。大便偏溏,小便黃,舌紅。辨為邪熱郁表,裡虛津傷。初予“敏感煎”五劑,每日一劑。不效。
次診,患兒仍哭鬧不安,皮膚抓撓紅腫,類固醇藥膏也未能減量。細思,小兒臟腑柔弱,營衛未充,病於肌表,皮膚烘熱,仍屬太陽經肌腠之邪。又便溏,胃口差,中州不健,飲邪內生,屬太陰經裡證,此因患兒稟賦不足,脾虛運化無力,以致津少熱伏,化而為陽明熱證,見小便短少,渴欲飲水。欲解二陽合病兼夾太陰裡證,非經方莫屬。《金匱》“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微者短氣”,是胃有微飲的證侯。選“苓桂朮甘湯”加防風、生地、銀柴胡,通陽滌飲,從小
便排出微飲,解肌腠之邪。這條主方所治之證,實為中陽不足,不可一味清熱,當以溫藥和之。方中再取防風、生地、銀柴胡,生津液,解標實,止痕癢。處方五劑,安撫母親的憂慮之後,囑儘量減少類固醇用量。
三診,患兒哭鬧明顯減少,其母親告知,服藥兩天后體表的灼熱減褪,流滋開始收乾。診查見結痂增多,皮損減少。近日食量增加,睡眠轉好。從脈證未見他經傳變。按上方再進五劑。
如是者,守方治療六個星期,整體向癒。濕疹移向四肢末端,大部分都已結痂癒合。停用類固醇。
在濕疹基本治愈時,接續處理患兒的生長發育問題,因其稟賦不足,脾虛氣弱,以“苓桂朮甘湯”合“理中湯”溫中健脾,調治一段時間,飲食睡眠大為好轉。
隨後,偶有外感食傷之症,時不時來診,小傢伙眼見一天天長大了。
資料提供:趙醫師
日期:2019年9月15日
『硬皮症』
有一位女病人,初次來看病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這個人窩着一肚子火,同時又茫然無助。我捕捉到的第一個異常現象,是她的面部皮膚有點發黑,好像塗了一層蠟在臉上,光亮而僵硬。
「是個棘手的病例」,我暗想。
剛坐下來不久,她的一肚子火就發洩出來了,幾乎用搶白的語調說:「硬皮病是不是不治之症?為甚麼每個醫生都不肯對我解釋清楚,這個病到底有甚麼危害,病人是不是就該不明不白地等死?」看來她是要找個機會一吐為快!我讓她接着說。「我看了×× 和×× 公立大醫院,又看了×× 私家醫院。我的病歷確實是厚厚的一叠,但是當我坐在診桌前,醫生的眼睛卻一直盯着電腦,不看我。我反覆地把我的雙手遞到他面前,讓他看看我的手指,硬得不能彎轉,醫生也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含糊其詞,說這個病就是這樣。」
這番話從另一個角度提醒我:人,對他人的痛苦是缺乏想像力的。為醫者真是應該仔細瞭解病人,感受疾病是如何影響他們,才能幫到他們。仔細詢問之下,瞭解到患者發病1 年。雙手指掌、前臂、小腿、大腿、腹部和臉部皮膚發硬,曾經在幾家大醫院治療未能控制,逐漸加重。西醫檢查,CK 肌酸磷酶上升至916U/L(正常值30-135U/L),食道病變導致食管收窄,胃壁發現病變,內臟器官纖維化。
臨床觀察,患者臉部微黑發硬,如蠟塗於上,鼻翼稍見變尖(鼻頭肌肉缺失),面部三叉神經痛。手指皮膚繃緊發硬,難以捏起物件,難做精細動作,右手五指最嚴重,按鍵盤也做不到,手腕、手肘、腳踝關節彎曲不利。吞咽略有困難,胃納差,舌淡紅,苔白而少,脈沉細而緊,咳嗽,胸悶,心率偏快。
綜觀證候,錯綜複雜,屬於系統性硬皮病。梳理病機,屬先天腎氣不足,後天調攝不慎,氣血虧虛致外邪痹阻肌膚,發為皮痹。病邪既在皮毛腠裏,又入肌肉筋骨,這些尚在太陽之表;危害在於病邪深入臟腑,導致器官纖維化,必須要細察有無陷入陰證,若發展至各種萎縮為特徵的病損,後果可能很嚴重。治則:溫通經絡,軟堅止痹。
方劑選用鄧鐵濤教授「硬皮病方」,加減化裁,人參、山萸肉、生鱉甲、牡丹皮、桂枝、黃芪。人參急補氣血,山萸肉補腎氣,此二味藥救其先天不足,後天失養。牡丹皮、生鱉甲祛瘀,破癥瘕堅積。再借桂枝透表,黃芪去皮水,修復皮毛肌肉,此二味藥共用推動病人自癒能力。加生牡蠣、浙貝母潛陽軟堅。服藥10 數劑後,營衛得以調整,諸症減輕。再以此法加一味善於竄走的藥,守宮。服藥數周,配合針灸,指掌漸溫,臉上暗黑色漸漸褪去,臘黃色僵硬開始變軟,痛楚消失。覆診至第4 個月,可以正常工作。
這宗病例治療時間為期2 年。初期集中服藥針灸,中期間斷式服藥,後期間歇少量服藥,達到基本痊癒。患者心情大好,在網上發表貼文,敘述患病之初的恐懼和不知所措,隨後找到中醫解困,她的病情轉歸,喜怒哀樂,在網文中一一詳述,真實感人。
知識儲備
病因:不明。
典型症狀:各處皮膚增厚變硬,纖維化,可以影
響內臟,例如心臟、肺、胃、食道等。
資料來源於:趙醫師
整理於: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