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小智慧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大閘蟹的季節,相信很多人都是大閘蟹的忠實擁躉,卻又因牠的寒濕之性導致大快朵頤之後的各種過敏症狀,每年都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這種困局應該如何打破?

  在中醫學的角度,大閘蟹生長於寒冷的淡水湖中,因此牠性寒且濕,雙重的陰邪夾擊下,令不少體質稍為薄弱的朋友一食下去不久就出現皮膚痕癢,甚至出疹、水腫等過敏症狀。

  但其於對美食的熱愛,中國人豈會輕易投降?原來只有在烹調上稍下功夫,就可以美味健康兩不誤。

  我們可以蒸煮大閘蟹的同時加入紫蘇葉、生姜,利用他們辛溫發散之性驅散大閘蟹的寒濕。在食用的時後,推薦大家用山西寧化府陳醋,加入薑絲作佐料,蘸着蟹肉吃,幫助消化。再配上紹興花雕酒溫胃散寒。最後,還有生姜紅糖湯作結,辛甘化陽,化濕和胃。

  這樣一套吃大閘蟹的方法,不但風味不減,而且散寒化濕,突顯中國傳統美食的智慧。有了這套法寶,大家每年吃大閘蟹都可以更加盡興了。不過應要注意,畢竟大閘蟹寒濕偏性效強,淡水的生長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因此選購和烹調時都要注意衛生。假如是免疫功能低下、長期病患者、肝腎功能不佳等人士,應該避免吃大閘蟹,以健康為首才是上策。若有任何疑問,可咨詢你信賴的醫師。假如食用後有任何不適,應立即求醫。

  讓我們在美食的路途上互勉吧。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2019年10月

1024_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