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8 4 月, 2021

中醫診斷手法之一「舌診」

第三節

舌形:

  • 芒刺與裂紋。如果舌上有芒刺高凸起,是熱邪內結的現象。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舌有裂紋是熱盛,或是血虛而陰不足。舌質色淡,質軟而有裂紋,多數是虛證。
  • 舌胖大,有痰飲或濕熱內蘊。若赤色而腫大滿口的,心脾二經有熱。如果舌色紫暗而腫,可能是酒毒上壅。
  • 癟,舌又薄又瘦為癟,若癟而紅絳,是陰虛熱盛,津液大傷。癟而色晦暗,多數為難治之病。
  • 舌質胖而嬌嫩,屬虛證。舌質堅斂蒼老,舌苔不論白色或灰色,都屬實證。

 

資料來源:編輯室

2021年4月

中醫診斷手法之一「舌診」

第二節

舌色:正常人的舌一般呈淡紅色,表面潤澤。如果舌色出現以下幾種,反映身體或輕或重的病:

1)淡白色。舌色比正常淡的是虛寒證。舌淡,光而無苔,是氣、陰兩虧的徵象。

2)紅絳色。紅色再加深就是絳色。熱邪傳入營份,舌呈絳色;若再入血份,呈深絳色。若上有黃苔,是邪氣還未完全入營份。舌色絳而中心乾,是胃火傷津。舌尖絳紅,是心火盛。絳紅而出現大紅點,是熱毒乘心,絳而光亮,是胃陰傷極。上有黏膩似苔非苔,是中焦胃腸挾有穢濁。

3) 絳紫色,是熱盛傷津,氣血壅滯。絳紫深而遍及全舌,是臟腑極熱。紫色僅見於舌和某一部位,就是該部所屬的經絡鬱熱。

4) 青紫色。寒滯血瘀,若有苔還未至最嚴重,若無苔則是氣血虧極。

資料來源:編輯室

2021年4月

中醫診斷手法之一「舌診」

第一節

舌診主要觀察舌質與舌苔。舌質反映內臟的虛實,舌苔揭示病邪的深淺,以及消化、吸收功能。按中醫的說法,病在氣份,舌苔會有異常而舌質沒有異常;病在血份,舌質可見異常,而舌苔無明顯變化。又有,舌質如常,舌苔雖然厚膩汚腐,只是胃腸濁腐穢氣影響。舌質若見異常,底色隱隱仍有現出紅色的,只不過是氣血有滯;如果完全變為乾晦枯萎,癟而無津,就屬病勢嚴重。

舌診要掌握:舌色、舌形、舌態,舌苔有無,舌苔的顏色,舌苔的潤、燥、厚、薄。(詳細內容留在下一節介紹)

資料來源:編輯室

2021年4月

IMG_4919

中醫有科學性嗎?

最近從事金融行業的青年才俊,在談論中醫經典《傷寒論》,一百多條治療方劑竟然能倒背如流,六經辨證大綱也熟記於心。又有在大醫院工作的西醫,近期業餘修讀完成大學的中醫課程;也有本身是醫護人員的朋友,感謝中醫用純天然草本藥材為他治好了一些棘手雜症。他們紛紛評價中醫是一套更高級的科學。有感於此,想談一下中醫的科學性。

現代自然科學有物理、化學、生物、天文、氣象、海洋、數碼科技、醫學、甚至天體物理學等等,可是這些和中醫幾乎都不相關聯。中醫作為東方古代的一種半哲學半技術的東西,以它的療效為人熟悉,為百姓支持,一直傳承至今。

今天的人怎樣理解它呢?

以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舉例,六經八綱辨證這一套獨有的病理生理學大綱,來源於至少逾千年、愈百萬乃至數千萬、不知多少人的親身醫療體驗,由張仲景經過醫療實踐,驗證、提升並創造出一套可行性很高的臨床指南式的理論,當中的數據量可以說大得驚人,是一個海量數據的產物。

六經八綱是指什麼?八綱是陰、陽、表、裏、虛、實、寒、熱。

六經是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

這套治病大綱是經過浩大的資料搜集篩選過程建立的。

一,症狀反應——由原始臨床實驗收集信息,每一次診病的實況記錄,對病狀的詳實描述。

二,效驗方劑——大量診病數據處理後,提取出來的標準治療方法。(古代在造紙技術發明之前,為病人診病用竹簡作記錄,每次用之有效的藥方,該支竹簡會被放入一個竹筐,留下用作研究、使用。不效的藥方則放入另一個筐中,適時丟棄。久而久之,由一筐一筐竹簡積累起來的效驗方劑,為後世醫家使用提供了方便。歷時千年、無數次重覆使用之後,累積的數據量可以說大得驚人。)

在以上兩項進行綜合處理之後,得出大量的方劑與病證互相對應的規律,歸納而產生六經八綱辨證。

六經,借助表、裏、半表半裏的劃分法,分為陽經三組,陰經三組,陽又反映身體機能的旺盛,陰則反映身體機能的沉衰,如此作出定性之下,中醫可以用抽象的維度,為病證作出分層定位。

《傷寒論》也為書中每一條制定的中藥方劑,標明清楚的用量,並指出人的身型體重、體質強弱有別,須因人而異調整用藥份量,但方劑比例不應改變。

這一套綜合集成法,為無數病症制定了可用性很高的治療方法。從定性到定量,一套綜合集成法,經過一千多年的使用,仍然效果顯著,充分體現出它的科學性。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理論裡面已經剔除了五行、八卦、運氣等推測與假說。

你怎樣看呢?

資料提供:編輯室

2021年4月

 

星塵系

尖銳濕疣個案|中醫點醫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個案|中醫點醫尖銳濕疣? 

西醫一些病毒性的傳染疾病,往往聽起來十分嚇人,治療亦未必人人見效。但 在中醫看來,只要能夠抓住「八綱」,以及張仲景祖師傳下來的「六經辨證」,已經足以為百病制方立法,針對每個人的體質「對證下藥」,有時效果 還真不錯呢。

今次有一位年輕病人來到我們診所就診。他去年12月經過西醫檢查和細胞組織 檢驗,確診患上尖銳濕疣。尖銳濕疣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它主要的臨床症狀是在身體各部位(特別是生殖器部位)長出如「椰菜花」般的肉芽。這位病人今年3月來診時,他的口腔內部、舌邊、扁桃腺體表面都佈滿了肉芽,是典型的尖銳濕疣症狀,或許因透過口腔接觸而感染有關。

尖銳濕疣因通過接觸患者的傷口、體液而傳染(多數情況是性行為),本身可以看作是一種帶有濕性的病毒。這種濕邪走進了人體,化成生長在黏膜組織上的肉芽,顏色帶紅(或粉紅、啡色等),有時會癢或灼熱,這些都屬於八綱中 「熱」的表現。

由於病人已感染一段時間,反映病人的熱已不止停留在身體表面,而是走到了血液、臟腑等人體深入的地方,故屬於裡熱證(即六經中的「陽明」)。不過,由於病人同時有發熱症狀,每次量體溫都偏高,所以亦表示他仍有表熱證 (即六經中的「太陽」)。

其後,透過問診得知,病人的精神、睡眠、飲食雖然均無問題,但原來日常大便都呈稀爛狀,而且每天有2-3次。這其實是消化系統(腸道)裡面缺乏足夠能量吸收多餘水份,「烘乾」排泄物而引致的。雖然無法完全肯定跟感染有關 (很可能是感染病毒後腸內鬱熱久而化濕,寒熱錯雜),以證型來說是屬於裡寒證(即六經中的「太陰」),亦須在治療中一併處理。

經四診錄得病人的舌紅、苔白、脈緩,舌紅主血份有熱邪,苔白主裡虛寒,脈緩對應的是太陽經表證。

綜合病人的症狀,醫師診斷病人為太陽、陽明、太陰合病,並開出「薏苡附子敗醬散」合「黃蓍桂枝五物湯」,加桔梗、禹餘糧二味。

這個病例,太陰經症狀容易被忽略,如果不是問診問得細心,會漏掉《傷寒論》第273條、277條,「自利益甚」,「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當溫之」,那麼治療起來就會力不從心了。這裡也解釋了禹餘糧的用途;而太陰臟寒正好合附子的證治,所以選用「薏苡附子敗醬散」,是非常理想的。薏苡仁袪濕邪,敗醬草清熱毒,針對「陽明」裡熱證的同時,又以少量附子的熱性加強身體排毒的力量。「黃蓍桂枝五物湯」則針對「太陽」表證,它可增強身體(尤其是表面)的免疫力之餘,亦能將體內的病毒托出到肌膚表層,繼而趕出體外。桔梗有消腫排膿的功效,可舒解口腔內的腫脹,也可與禹餘糧產生協同效應;禹餘糧有止瀉的作用,固護消化系統內的正氣。

 

病人現在結合湯藥及針灸,效果理想,治療至今肉芽已經完全消失。

最後趁此機會提醒一句,萬一感染了尖銳濕疣,切記要嚴格限制私人生活,以防傳染他人,並且要盡快尋醫作出適當治療啊。

附:中醫前輩對疣的治療經驗:

岳美中:薏苡仁單用,或配用於諸方,治疣贅,悉收卓效。

陸淵雷:遍身生疣子,薏苡仁為特效藥。

湯本求真:薏苡,有治甲錯,治膿汁膿血、白帶下,利尿,治贅疣,發疹,鎮痛,鎮痙,消炎,解凝諸作用。

資料來源:編輯室
2021年4月

 

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

針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刺入人體的穴位,運用手法調整人體的氣血、新陳代謝、免疫力。灸法是用艾絨搓成艾柱,點燃以溫灼穴位的表面,溫通經脈,調和氣血。針灸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使陰陽歸於平衡,臟腑功能調和,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肥胖症、骨傷痛症、痹症、亞健康調理等,甚至可以通過針灸不藥而癒。

人的身體本身有一套防御和自我恢復系統,平常它正常運作我們就健康活著。當身體患上疾病,你身上的穴位就是驅趕病邪,重建健康之門的鎖,銀針和醫者的手就是開門的鈅匙。

資料來源:編輯室

2021年4月21日

Scan03

 

找香港中醫治病有什麼好處?

在國內中醫院裡往往同時提供中醫及西醫服務,或者中醫師可以使用西醫療法。但是香港現時的醫療法規與國內不同,對中醫實行嚴格的監管,不允許中醫使用西醫醫療儀器、藥物、以及化驗檢測手法。中醫師的權限與內地也有所不同。因為這些法規的限制,反而保持了中醫純粹的專業價值、傳統的治療方法。所以香港的中醫有其獨特的價值。依靠望、聞、問、切四診臨床診症,以純粹的中醫技能,例如內服中藥、針灸、骨傷復位,為了保證療效,執業醫師在處方用藥,針灸方面往往下了大力氣,專業水平因而提升。選擇香港中醫服務是無毒、無副作用、非常安全的治療方法,是獲得市場認同的。

 

資料來源:編輯室

2021年4月12日

Scan02

「子午流注」是甚麼?

  子午流注,用現在通俗的語言來講,可以理解為「人體晝夜的節律」。
 .
  中醫認為,人體中十二條經脈,對應著每日的十二個時辰(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時辰在變,不同的經脈中的氣血在不同的時辰也會有盛有衰。因此,人身體內的氣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時,首尾相銜,循環流注。
.
  基於「天人合一」的觀點,中醫觀察到人體的變化會受自然界氣候變化、時間、日月星辰的運動而呈現出某些規律。「子午流注」就是關於這些規律。
.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21年4月

《黃帝內經》

  中醫的基礎理論著作《黃帝內經》,為什麼與君主有關係?據古代文獻記載,黃帝是原始氏族部落的首領,姓公孫氏,因生於「軒轅之丘」,又名「軒轅氏」,再因建國於有熊這個地方,又名「有熊氏」。
.
  他帶領族人戰勝了蚩尤以後,成為君王,「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所以稱「黃帝」。
.
  《黃帝內經》這本著作,假托黃帝有熊氏,與醫學家岐伯二人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論述醫道。故後世人又稱醫術為岐黃之術。
.
資料提供:編輯室
整理於2021年4月